六十八 争龙之世[第2页/共3页]
“老臣妄自测度,怕是魔魇大害,六合有亏。为补足六合,只能聚本洲龙气,而龙气与凡人霸业两面一体,不成剥离。岱山神府也是别无挑选,只能顺服天心,颁下争龙令。”
不能称王,就不能有“殿下”之称,祖宗祠堂也叫不得“太庙”,只能叫大庙。这就是礼法,是人间伦常。
灰河在叔家镇北十余里与另两股江水汇合,北面是宛江,东面是杜江,别离是宛国和杜国的主河。
国主的手颤抖着,丹书上散逸出淡淡朱尘。
杜国国主自幼即位,至今二十余载,治政勤恳,兢兢业业,每日手书数千字,举贤任能,举国咸服。杜国民气安宁,国势蒸蒸日上,已压过北面宛国,南面罗国一头,在本洲西南一隅隐居主位。
老将军豪气满怀:“北面宛国,南面罗国,不敷为惧。发两支海军,载三十万甲兵,便可支出囊中。切莫比及两国有了防备,当时脱手就晚了!”
杜国不过是摩夷洲数百国度之一,这一日凌晨,在杜国大庙响起的钟声,一样也在各国的大庙里响起。各国国主的反应各不不异,但不管是决定英勇精进的,还是惊骇慌乱只觉费事的,都明白了一件事。
仲至正躬身递上一份文书,这是神力固结,凡人没法看到。
“两国既下,我们坐拥古殊州的整州之地,已分踞摩夷三十州之一,不但有了称王的位格,另有了一州龙气,能够介入天下了!”
文书又在手中散去,仲杳眉头紧皱。
“上神容禀,小神莫名收到一份谕令。”
“是争龙令,哈哈哈……是争龙令啊――!”
文书到了仲杳手里,算是被完整的梓原地盘接下,散作点点烟尘,也如仲杳的迷惑,垂垂弥散。
让仲至正归位,仲杳在天井里霹雷一响,土遁到了十多里外,呈现在季林山颠,刚好立在竹林大坑边。
人生本就苦短,又生在帝王家,为了祖宗基业,不得不殚精竭虑,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又落下了甚么?
大庙殿堂里,须发皆白的大祝礼官施礼,疏忽国主脚踩拖鞋,一身亵衣。
这条铁律是岱山神府所立,借各个宗门各座道观晓谕全洲。当年还没多少国度当回事,一时大家称王,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打得天昏地暗,都图那一统摩夷的帝位。
固然还搞不清楚是如何回事,但只是这个题目,已经流暴露了太多信息。
“我杜国东面有千里巴山这等天险,樊国浣国虽强,也只能望门兴叹!”
大祝拱手:“清算国中古刹香火,联络宗门修士,这是老臣分内之事。”
摩夷洲千国无王,各国不得私行攻伐,不然将遭神谴,这是千年来的铁律。
刚走进天井,背后轻风一动,传来温厚气味,恰是代行地盘仲至正。
仓促一扫,国主脸颊顿时变得潮红,咽喉咯咯作响,仿佛有一口痰卡着。
仲杳有些讶异,竟然另有人……应当不是人的存在,给梓原地盘递信?
但每日醒来,看到镜中的本身,又不由悲从中来。
“老臣感觉,争龙令一下,列都城有异动。不如镇之以静,暗修甲兵,储粮造械,乘机而动。不成抢先冒头,那必成众矢之的。”
老礼官两眼含泪,颤颤巍巍的道:“主公,国祖神灵传来了令谕!是……”
“阙下,那像是大庙的钟声。”
这一日拂晓,尚在辰时末刻,国主摆脱爱妃玉臂,起床洗漱。昨日他讲明了上百本奏章,一向忙到子时三刻。而后为了子嗣血脉,还不得不抖擞精力做完功课,此时就起,只觉两腿发软,两眼发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