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交接(为白银盟主“公子WV”加更)[第1页/共5页]
一声巨响,火枪俄然炸开来,将阿散哥两只手臂齐齐炸断。
“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赵宋便是唯恐边帅倚兵,不敢放权,故而一旦四夷有警,则社稷不守。国度得有屏藩,才气免于外族入侵,才气不失开辟之心……需求有忠心可托的屏藩。”
是夜他喝得酣醉,末端,在城中积水潭边的白云楼挥毫题诗,成了这年都城最大的逸闻。
当李瑕挥退了宫人,与高长命相对私语,开口便道:“你请封世子的奏折在朕这里压了十多年了,并非朕想出尔反尔,不给高氏世袭王爵。而是一向在考虑,可否将高氏的封地再往南移一移?”
“如何了?!”
“你会说汉话?谁教你的汉话。”
而有些诸葛武侯庙至今另有会说汉话之人,阿禾的汉语就是从庙里学的,一开端说得磕磕绊绊,是逃到了云南这几年才流利起来。
“缅甸国趁云南王不在,出兵四万、战象八百,攻大唐盈江、金齿、勐班诸地!”
“云南王曲解了,我此番过来是为了叛军之事。”
崇圣寺的钟声回荡,高长命把一个骨灰盒交在方丈和尚释觉性手中,长叹了一声,缓缓放开了手。
建统十九年,正月。
李长宜、高长命、高安庆等人再次上书,请征缅甸。
~~
“召。”
“火枪?!”
这一年可贵无灾无难,云南各州县稻米大歉收,别的,昭通、宣威等地的土豆;温凉、会泽等地的玉米也产量猛增。
李长靖、张弘略当即拉拢了一批反对征缅的臣子,打压太子在朝中的权势。
因大唐异姓封王且就藩边疆者,只他一人罢了。
“能吃辣吗?”
“给你们看看,我弄到了甚么。”
而在云南路最南边,在一个新设立的勐班县,也开垦出了一万亩水稻田。
是以,现在在缅甸北方多设有诸葛武侯庙,一部分百姓视之为神明,称之为“阿公阿祖”。
路府州县官员与百姓皆欢乐于能过一个大丰年,高长命想的则更多。
在高氏的帮部下征缅甸罢了,看起来非常轻松。
“捷报!大理路安抚副使蒲帷亲领精骑八百急援盈江,苦战半日,破缅军象阵,缅军大乱败退。蒲副使追击百里,入缅境,连破其寨三十五!”
李长宜起家道:“我筹算写封奏章,请征缅甸。”
谁也没有想到,起首策动战事的,竟是那缅甸国。
“官兵来了!”
这是建统十一年,在两湖、川蜀等地培养多年的双季稻已在云南遍及莳植,从大洋返航的船只客岁方才带来了土豆、玉米等作物种子。
建统十九年的春季,因李长宜的一封奏章,举朝哗然。
李长宜从榻上醒来,便听刘姄讽刺道:“殿下昨日喝了多少?竟是让人扶到门边,还真是一年就要醉一次不成?”
没有人还记得他们方才想要兵变。
“唐人厚利,海商为了钱甚么都敢卖。”阿散哥道:“这就是我从唐人海商手里买的,用他的枪,造他的反!”
高长命点点头,道:“记着,征讨缅甸与否,关头在于两点,一是农,二是医。国朝初立,地广人稀,若不能有充足的粮草供应,征其瘠薄之地何用?其地酷热,易生热疾,若医者药材不敷,将士岂愿驻守?”
“安定江南到现在不过五年,陛下临时还没有伐缅甸的筹算。”高长命道:“等积储了国力,便是征讨,也会是先征北方,不会那么快顾到南边。”
他现在还不是云南王世子。
但在阿禾声声泣血的控告中,李瑕仿佛能看到一个四百年的腐朽王朝即将崩坏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