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时光飞逝[第3页/共4页]
一下子嘉奖了宇文士及、张行成、褚遂良、苏良嗣、陈叔达、岑文本、戴胄、马周、许敬宗和高季辅这十名唐朝宰相,顿时让刘基手中的顶级文臣又余裕了很多。
别的完整兼并了周国以后,刘基还获得了一个不测欣喜,体系提示刘基完成了“开疆扩土”的埋没任务。
戴胄,武力值43点、智力值91、统帅值79,唐朝宰相,暮年在隋朝为官,曾效力于王世充,归唐后为秦王府士曹参军,唐太宗继位后,戴胄被擢升为大理少卿,他生性奸佞,数次犯言切谏,后改任尚书左丞。
贞观五年,太宗令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马周因谏言有功得太宗召见,太宗令他在门下省值班奉养,贞观六年,马周授任监察御史,不久授任侍御史,加朝散大夫,贞观十一年,因谏言有功,升任给事中,贞观十二年,转任中书舍人。
永徽五年,许敬宗因支撑立武则天为后而官运亨通,前后历任礼部尚书、太子来宾之职,显庆元年,升任侍中,仍监修国史,次年进爵高阳郡公,同年代李义府为中书令,龙朔二年,拜右相,加光禄大夫头衔,次年又任太子少师、加同东西台三品,至此位极人臣,咸亨元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归天,时年八十一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
张行成,武力值45点、智力值90、统帅值78,唐朝宰相,张行成出身中山张氏,隋末时以察举入仕,授为员外郎,后为郑国度支尚书,降唐后历任谷熟尉、陈仓尉、富平主簿、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刑部侍郎、尚书左丞等职。
载初元年,苏良嗣进拜特进,后遭到宰相韦方质的攀诬,武则天虽未信赖,但他年龄已高,竟是以惊惧而死,追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中宗年间又赠司空。
至此全部大汉朝已经具有一百五十二个州,而这一百五十二个州,被分别为了五十个道和一个东蛮都护府,总人丁超越了九个亿。
褚遂良,武力值41点、智力值92、统帅值80,唐朝宰相,其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从薛举为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任谏议大夫、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
高季辅,武力值48点、智力值91、统帅值78,唐朝宰相,出身于渤海高氏,暮年曾插手隋末农夫叛逆,归唐后历任陟州户曹参军、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吏部侍郎等职,多次指陈时政,获得唐太宗的奖饰。
岑文本,武力值49点、智力值94、统帅值85,唐朝宰相,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其聪明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由是着名,萧铣荆州称帝,聘为中书侍郎,河间郡王李孝恭安定荆州,力劝安民,贞观元年,觉得秘书郎,迁中书舍人,官至中书令,封为江陵子,参豫政事。
苏良嗣,武力值50点、智力值90、统帅值77,唐朝宰相,出身于武功苏氏,暮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周王府司马、洛州长史、冀州刺史、荆州长史、雍州长史、工部尚书等职,苏良嗣在武后摄政时拜相,担负纳言,封温国公,后升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贞观二十三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因果断反对峙武则天为后,贬为潭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