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乱弹上古那些事[第3页/共3页]
当然,韩魏这两个滑头,谈拢不谈拢一定是最关头的,他们一向在等候的机会,是亲眼看到襄子军队“救水而乱”。如果襄子没乱起来,或者反而赵国乱得更快,那么他们的态度或许又有分歧。(重视此段笔墨中的“襄子”指的是赵国国君,非晋君。连名字都要起成一样的,功利之心昭昭然。这类毫无气度的民族,最后被秦灭掉真是再普通不过,蔺相如廉颇白起之类的故事,拿来解解闷也便能够了。)
另有一个战术题目:明显是本身用水淹别人,如何反而被对方淹掉了?可见这个晋君的技术程度,或者说跟技术职员的相同程度,实在是个大题目。在字母笔墨(声音笔墨)没有风行的年代,技术职员在衡量之下,只会跟着韩魏这些文人或者小人走,不然他们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乃至,丹青笔墨的昌隆,本身不就是小人意淫的成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