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鸿章 的忠心和忧虑[第2页/共4页]
“启禀太后,五国公使还说。如果太后不能实施和谈的话,他们将要求朝廷双倍补偿。如果朝廷不赔的话……”新接任交际部的庆亲王奕劻奏道。
慈禧明白这是皇上的威胁,可她不怕。皇宫必竟保卫森严,此次还特地加派了双岗,定能镇住宵小之辈。出师倒霉呀,今次训政看来会有不顺。可成果不但仅只是不顺,而是闹心。
“太后没有看错李鸿章,老臣字字句句都是忠于太后之言。远了不说,单说这眼下就是年关,年俸发放期近。现在国库空虚,就等着江宁的税银入库。太后这一训政,江宁必然要扣下这笔银子。太后可知,现在全部江南的税银都是先解至江宁再送入都城。现在没有了这笔税银朝廷比年都过不了,还如何谈训政。皇上亲政一年,不但把卖电的银子、厂子里赚的银子全拿了出来,还要向洋人告贷方能勉强保持朝廷运作。太后,来岁开年后,各项政务均在用大把的银子,太后又去那里找银子。”
慈禧看过呈上的尖刀和纸条,当廷大怒道:“他们能进的了你的王府,莫非还进得了皇宫不成。爱新觉罗如何就出了你这个窝囊废。传旨荣禄,让他把大阿哥接进宫来。”
“而两江与东北,每一个官员都是皇上安排的。诸位可曾发明,这些新晋官员都是布衣出身,在皇上的调教下哪个不心胸国度。哪个不欲富国强兵。现在太后训政,有斤斤计算本身一点好处得失的诸位大人在,不能实现抱负的他们会如何?现在的两江与东北早已自成体系,有钱、有兵、有人的两江与东北恐怕是再也不会听朝廷的意旨。这莫非不是大清分崩离析的开端吗?”李鸿章另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布衣出身的官员只要跟着皇上才气经心发挥抱负,将来才有机遇出将入相,才有机遇和你们一样站在这里指导天下、光宗耀祖。而有诸位大人在的太后的朝廷。他们永久只能做一个小主子。他们会挑选谁这还用问吗?
李鸿章含泪在目:“这天下早已今非昔比,不幸诸位大人却还不知。本日皇家陆军之精锐但是杨洪之贼所能比之,而丰台八旗与甘军那里又能比的上当年湘军。且杨洪之乱地远在江南,而皇家陆军却近在天涯。单是那独立炮兵师设备的103毫米的火炮就有十门之多,你们拿甚么去打。”
李鸿章的话震惊了全场,众臣们纷繁指责。世铎更是说道:“大堂大人荒诞之极。皇上新政不得民气,众臣们请太后训政以重振朝纲。这如何成了勾引太后?太后训政天下归心,如何到了中堂大人这里就成了置大清于分崩离析而不顾?”
“那本官在此预祝刚大人旗开得胜了。”李鸿章也未几跟他说:“太后若无别的旨意,微臣这就要去面见皇上。不管谁坐这朝廷,谁来当家。首要的就是大清不能乱呀。”
“恕老臣大胆,就请太后与诸位听老臣说几句诛心的话。不管大到一国还是小到一家,首当其冲就是财力。大清财力宽裕,朝廷万般事件勉强保持,皆是依托两江之赋税和皇上卖电给洋人赚来的银子,加上代收各省赋税的大清银行从中周旋调剂。此两处大小官员皆是皇上所派,离了皇上谁又能批示的动。没了这两处的财路,大清朝廷又如何能运转下去?”
但是,意气风发的慈禧上朝的第一件事,不是拔除皇上新政,而是面对如同哭丧般的瑞亲王。原定的大阿哥溥儁本现本日上朝谢过太后恩情后入宫学习的,只是此次没有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