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第一次交锋[第3页/共3页]
“三国没提抗议之事。朕欲让张荫桓与诸国商讨觐见事件。还请亲爸爸决计。”
“太后老佛爷驾到——”门外寺人的声声响起,那就上前接驾吧。
这么快就晓得了?看来除了御书房没安然的处所了:“只是儿臣权益之计,不过是迟延之举。”
“哀家问你话了吗?”慈禧心中仍然肝火冲天,拿所谓礼节之邦来敷衍:“莫非说礼节之邦就不要祖制了?”
大殿上一群人就这么等着,可这群人又几个懂交际的。只是光绪没搞明白,这让唐绍仪去告诉,如何告诉出个抗议返来。
光绪站了起来,深深的叹了口气:“张荫桓,起来吧。朕方才见英法俄三国公使之时,朕说过欲将太和殿作为此后各国使臣觐见之所。朕还说过,诸国元首在那边访问我国使者,那我国便在那边访问贵国使者。你下去后与各国使臣先行商讨相干觐见事件。记着,你也是多次出使外洋之人,莫坠我泱泱中华之颜面。”说完,光绪挥了挥手,让张荫桓退了下去。
“皇上,太后已经到前门了。”
好一会后,孙毓汶哭丧着脸返来了:“太后,德美两国公使说,皇上见了英法俄三国公使为何不见他们,他们要面见皇上。太后他们不跟臣谈,还请太后圣裁呀。”
“亲爸爸,儿臣大胆问一句。中华自古来就自称为礼节之邦,亲爸爸觉得然否?”
打发了美德两国公使,又传见了世铎,问了问考教八旗后辈之事件。没精打采的回到御书房。光绪一小我悄悄的坐在御书房门槛上,老太太还是短长呀,这御书房说话还安然吗?
没等慈禧说话,又是孙毓汶。不得不说的是,孙毓汶对于慈禧的心机拿捏的最为精确,慈禧的一举一动在他的内心都流露着别样的心机。现在光绪话音才落,慈禧神采变的有些踌躇,慈禧倒是没想到光绪会用如许的体例来迟延三国的抗议。而在孙毓汶眼里,慈禧的这份踌躇就成了慈禧不好出面反对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