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所点菜式的出处,典故,逸事[第2页/共2页]
? 四川传统名菜,始创于清同治初年。当时成都北郊万福桥有一陈昌隆饭铺,主厨掌灶的是店东陈春富之妻陈刘氏。她用鲜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烧制而成。她烹制的豆腐,麻、辣、烫、嫩,味美适口,非常受人欢迎,人们越吃越上瘾,名声渐传开,因她脸上有几颗麻子,故传称为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
据《武林旧事》记录:淳熙六年(公元1171年)3月15日,宋高宗赵构乘御舟闲游西湖,命内侍买湖中龟、鱼放生,宣唤中有一卖鱼羹的妇人叫宋五嫂,自称是东京开封人,随皇上南迁到此,在西湖边以制鱼羹为生。高宗命其上船,吃了她做的鱼羹,非常赞美,并念其大哥,赐赉金银绢匹,今后,名誉鹊起,大族巨室争相购食,宋嫂鱼羹也就成了驰名都城的名肴。“一碗鱼羹值几钱,旧京遗制动天颜,时人信值来争市,半买君恩半买鲜。”
龙井虾仁是一道表现西湖秀美气质的传统名菜,他的创制传闻是受苏东坡《望江南》一词的开导。此词写道:“休对故交思故国,日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韶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民风,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恰是“明前”之寒食后日是腐败节,属龙井茶中最好品,龙井茶叶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型美”四绝之称,厨师用此“四绝”与入时的鲜河虾仁相配,终究创制出新的一绝——龙井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