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9章 双凤奇缘(19)[第1页/共5页]

话说昭君闻声帐外一声清脆,昂首一看,见是一只孤雁飞鸣空中,急出帐门。王龙也随后出来,听着娘娘那一声声哀号惨痛,哀告天上鸿雁道:“你是羽族中灵禽,空中作伴,飞去飞来,尚成鸾侣,时候不忍分离。如有一个失伴,领头而走,做了孤雁,你与奴家是一样,孤苦伶仃。叫声孤雁,是停一停羽翅,哀家有几句离情,烦你带一佳音到都城去,不知你肯与不肯?”那雁儿也知人言,一翅飞下云端,站立灰尘。昭君一见孤雁下来,由不得纷繁下泪,暗自悲伤,道:“飞禽尚存仁义,奴枉将贵体去伴汉君。孤雁呀,你今要上长安,有一封手札,烦你寄予汉王。”雁儿便摆尾点头,叫了几声,似有依允之意,昭君便扯下一幅白绫,咬破指头,写了一封血书,字字行行,写得清楚,上写道:

故园卉草正光鲜,风雨最多不见晴。

由来娶妇怕重阳,枕冷衾单夜正凉。

固然身陷番邦地,方寸犹思汉帝城。

孤雁见汉王虽无书带去,它倒有信义二字,一起向北而行,答复昭君。到了边关,空中又叫将起来。昭君昂首一看,已知雁回,心中大喜,便叫:“孤雁,劳你一起风尘,快快下来,好把回书托付与奴。”那雁在空中,也不落下,只将两翅抖得清清,见书已送到,并无回书。昭君已会其意,银牙一咬,心中暗恨道:“汉王何太不仁,一至于此!万里寄书,飞鸟且通灵性,你今既不出兵,又无回书,割舍奴家北去,一梦之情,今后断矣!早知汉王这等薄幸,不如老死冷宫,倒也罢了,图甚么欢娱,留了话柄。”说罢,哀哀思哭。只听得雁儿在头上叫了几声,一阵悲鸣,腾空而去。不幸昭君,还恋着关上,不肯解缆,忽见李广气喘吁吁进帐而来,只叫:“娘娘,不好了。”昭君吓得面如土色,急问李广何事。未知怎生对答,且听下回分化。

骨肉生离本日事,未知何日返故乡。

话说李广回奏道:“启娘娘,本日番帅等了半日不足,又宽了三日之限,等得不耐烦了,带兵到城下,问汉王既差昭君和番,到了边关,如何不见出关?若再刁难,就要架炮攻关了。娘娘呀,此关一破,不幸生民又遭涂炭,快请娘娘出发罢。”王龙也在旁相劝,昭君又听关外大炮连天,已知身不由主,只得快叫备马,李广一声承诺下去,早已服侍。不幸昭君纷繁落泪,上了龙驹,关中也是三声大炮,送娘娘起行。王龙随即上马,带着三百伴送兵丁,随娘娘出了雁门关。李广送相称外,见娘娘去远,方才紧闭关门扼守,一面表奏汉王不提。

惟知节筹划松柏,奕细绵绵享令名。

良宵何必梦难成,只为思君一片情。

风雨苦楚生别恨,愁怀怎不到半夜。”

傍晚夜月苦忧煎,帐底孤傲不忍眠。

隔巷砧敲惊好梦,仍然孤负老空房。

王龙道:“娘娘吟诗,自是一段天赋,臣不敢再作了,望娘娘仍将诗兴宣泄,再续一首。”昭君点头,又含泪吟诗一首:

禁苑名花日日鲜,何日移向北边关。

同携玉手并香肩,送别何堪泪满襟。

情牵秋色欲飞魂,暗掷款项为卜君。

王龙闻声此诗,叫声:“娘娘,只怕身属异地,由你不得了。”昭君道:“异地虽由人主,但他为贪着奴家的仙颜,逼勒和番,奴今忍耻偷生,一起而来,怎肯玷辱名节?就是此生不得与汉王相见,倘死在地府,有何脸孔见汉王于地下乎?宁使汉王负奴,奴焉肯负汉王?此时不过哄那番人,奴就死在番邦,奴魂也要回汉朝的。”王龙闻声娘娘一番贞烈的话,也带非常伤感。昭君道:“御弟呀,若在此身后,少不得你回汉朝,必要在汉王面前,剖明哀家一番痛苦,足见御弟忠心了。”王龙口称领旨,说罢,不免放马起行,离了黑水河地界,恰是: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