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46章 崔十七郎(上)[第2页/共2页]
大海茫茫,碧波无疆,一座马蹄形的小岛镶嵌在蓝汪汪的海面上,千百年来任由波澜冲刷,也还是傲然耸峙。
深山峡谷中的竹楼内,乌尔无能正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几个南洋歌妓跟着音乐柳腰款摆搔首弄姿,放浪不羁的媚态,柔若无骨的娇躯,引来了在坐海寇们的阵阵喝采。
瞧崔挹这般模样,谢瑾愈发必定陆氏盐场遭劫为崔氏所为,神采凝重地说道:“本日谢瑾亲耳听到崔郎门人禀告崔郎之言,你们口中的十七郎君既然是去见海寇匪首乌尔无能,不消问背后攻击陆氏盐场也是你们崔氏所为,崔郎若能从实招来,并开释陆元礼返来,我陆氏必然以礼相待。”
那几名歌姬刚要退出正堂,听到乌尔无能此话,竟是不由自主地停下的脚步,水汪汪的大眼朝着漂亮郎君望去,想听他如何答复。
陆长青点了点头,感激笑道:“七郎,此次但是多亏了你才气找到幕后真凶,剩下的统统交给我来便可。”
海寇者,为劫夺本地商船的强盗,亘古有之。
如陆氏这般的江东望族,心内里虽对海寇极其不屑,然为了使其不骚扰本地盐场,不隔绝南洋货色运输,也只能采纳款项皋牢的手腕,乌尔无能气力之强可见一斑。
唐朝海寇根基由南洋诸国流落在外的匪类构成,与后代明朝倭寇分歧的是,现在的海寇尚不敢肆意登上陆地与官府官兵对抗,劫夺商船也较为谨慎,因为来往于大唐与南洋之间的商船不但有船只专门保护,并且一个编队常常有十余艘船只,即便海寇再是凶悍,也不敢等闲前去招惹。
乌尔无能本年五十有二,满头须发几近斑白,在均匀寿命不到六十岁的唐朝,足以能够算作老叟,但是春秋带给他的倒是狡猾入狐的经历聪明,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光阴的划痕。
叮咛武师将崔挹押到房内严加把守后,谢瑾把玩着崔挹的那块玉佩,悄悄地吁了一口气,笑道:“表兄,劳烦你令人将这块玉佩送给那些海寇,信赖崔氏得知崔挹落到了陆氏手里,必然不会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