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第1页/共3页]
当下施复来到拾银之处,靠在里手柜边,等了半日,不见失主来寻。他本空心出门的,腹中垂垂饥饿,欲待回家吃了饭再来,犹恐失主一时候来,又不相遇,只得忍着等待。少顷,只见一个村掉队生,汗流满面,闯进里手,大声叫道:“仆人家,适来银子健忘在柜上,你可曾检得么?”仆人家道:“你此人好混帐!早上交银子与了你,这时节却来问我,你若忘在柜上时,莫说一包,再有几包也有人拿去了。”那后生连把脚跌道:“这是我的种田工本,现在没了,却如何好?”施复问道:“约莫有多少?”那后生道:“开初在这里卖的丝银六两二钱。”施复道:“把甚么包的?有多少件数?”那后生道:“两整锭,又是三四块小的,一个青布银包包的。”施复道:“恁样,不消焦急。我拾得在此,相候久矣。”便去兜肚里摸出来,递与那人。那人连宣称谢,接过手,翻开看时,分毫不动。
窦公扶起,分外又赠银两而去。其他善事甚多,不成列举。一夜,复梦先人说道:“汝合无子无寿。今有还金阴德各种,名挂天曹,特延算三纪,赐五子显荣。”窦公自此愈积阴功,结果连生五子:长仪,次俨,三侃,四偁,五僖,俱仕宋为显官。窦公寿至八十二,沐浴相别亲戚,谈笑而卒。安乐老冯道有诗赠之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
那后生道:“说得是。”便来邀施复同去。施复道:“不消得,不消得,我家中有事,莫要担阁我工夫。”回身就走。那后生留之不祝世人道:“你此人好造化!掉了银子,一文钱不费,便捞到手。”那后生道:“便是,不想人间原有这等好人。”把银包藏了,向仆人说声打搅,下阶而去。世人亦赞叹而散。也有说:“施复是个呆的,拾了银子不会将去受用,却呆站着等人来还。”也有说:“此人积此阴德,厥后必有好处。”不题世人。
一日,偶至香山寺闲游。只见供卓上光彩耀目,近前看时,乃是一围宝带。裴度检在手中,想道:“这寺乃萧瑟地点,如何却有这条宝带?”翻阅了一回,又想道:“必有甚朱紫,到此礼佛换衣。祗候们不谨慎,丢失在此,定然转来寻觅。”乃坐在廓庑劣等待。不一时,见一女子走入寺来,慌镇静张,径望殿上而去。向供卓上看了一看,连声叫苦,哭倒于地。
第二句说是:“返金种得桂枝芬。”乃五代窦禹钧之事。那窦禹钧,蓟州人氏,官为谏议大夫,年三十而无子。夜梦祖父说道:“汝射中已该绝嗣,寿亦只在明岁。尽早积德,或可少延。”禹钧唯唯。他本来是个父老,得了这梦,更加好善。
且说嘉靖年间,这盛泽镇上有一人,姓施名复,浑家喻氏,伉俪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度日。这镇上都是温饱之家,织下绸匹,必积至十来匹,起码也有五六匹,方才上市。那大户人家积很多的便不上市,都是牙行引客商上门来买。施复是个小户儿,本钱少,织得三四匹,便去上市出脱。一日,已积了四匹,逐匹把来方方折好,将个布袱儿包裹,一径来到市中。
裴度走向前问道:“小娘子因何恁般啼泣?”那女子道:“妾父被人陷于大辟,无门伸诉。妾日至此恳佛阴祐,克日幸得从轻赎锾。妾家贫无措,遍乞高门,昨得一朱紫矜怜,助一宝带。妾以佛力而至,适照顾呈于佛前,顿首伸谢。因赎父心急,竟忘收此带,仓忙而去。行至半路方觉。吃紧赶来取时,已不知为何人所得。今落空这带,妾父料无出狱之期矣!”说罢又哭。裴度道:“小娘子不必过哀,是小生收得,故在此相候。”把带递还。那女子收泪拜谢:“叨教姓字,他日妾父好来伸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