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1页/共4页]
本来这稍公叫做张稍,不是仁慈之辈,惯在河路内做些淘摸买卖的。因要做这私房买,恐怕伴计泄漏,却寻著一个会湪徨赖域舕做个帮手。本日晓得韦德倾银多年,囊中必定充分,又见单氏生得斑斓,本身却没老婆,两件都动了火。下船时就起个**之心,何如未得其便。
餬口尽作千年计,公道还当万古留。
西下落日谁把手?东流逝水绝转头。
勤公看毕,呆了半晌,开口不得。勤婆道:“儿子那里去了?写甚么言语在书上?你不对我说?”勤公道:“对你说时,只怕急坏了你!儿子应募放逐,从征安南去了。”勤婆笑道:“我多大难事,等儿子去旬日半月后,唤他返来就是了。”勤公道:“妇道家不知短长!安南离此有万里之遥,音信尚且难通,况他已是官身,此去刀剑无情,凶多吉少。万一做了疆场之鬼,我两口儿老景那个奉养?”勤婆就哭天哭地起来,勤公也堕泪不止。过了数日,林亲家亦闻此信,特地自来问个端的。勤公、勤婆遮瞒不得,只得实说了,伤感了一场。木公归去说知,举家都不欢乐。恰是:
得罢休时须罢休,可施恩处便施恩。
单氏见张稍单独返来,就问丈夫安在。张稍道:“没造化!遇了大虫,不幸你丈夫被他吃了去。亏我跑得快,脱了虎口,连砍下的柴,也不敢清算。”单氏闻言,捶胸大哭。张稍解劝道:“这是天生八字内必定虎伤,哭也没用。”单氏一头哭,一头想道:“闻得虎遇夜出山,不信白日里就出来伤人。何况两人双双同去,如何偏拣我丈夫吃了?他又全没些毁伤,好不奇特!”便对张稍道:“我丈夫固然衔去,只怕还挣得脱不死。”张稍道;“猫儿口中,尚且挖不出食,何况于虎!”单氏道:“然虽如此,奴家未曾亲见。就是端的被虎吃了,少不得存几块骨头,烦你引奴家去,检得返来,也表我伉俪之情。”张稍道:“我怕虎不敢去。”单氏又哀哀的哭将起来。张稍想道:“不引他去走一遍,贰心不死。”便道:“娘子,我引你去看,不要哭。”单氏随即登陆,同张稍进山路来。
男自励无才无能,累及爹娘。今已应募,充为队长,前去安南。幸然有功,必定衣锦回籍,爹娘不必顾虑!
这八句诗,劝说世人公道用心,天理用事,莫要妄图利己,暗害别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天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著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买卖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韦德年长,娶了邻近单裁缝的女儿为媳。那单氏到有□□分色彩,本地大户,甘心出百十贯钱讨他做偏房,单裁缝不肯,因见韦家父子本分,手头活动,况又邻居,一夫一妇,遂就了这头婚事。何期婚配以后,单裁缝抱病身亡。不上二年,韦老亦病故。韦德与浑家单氏商讨,口今举目无亲,不若扶柩回籍。单氏初时不肯,拗丈夫不过,只得顺服。韦德先将店中粗重家伙变,打叠行李,雇了一只长路船,择个出行谷旦,把父亲棺木装载,丈妻两口儿下船而行。
话说大唐天宝年间,福州漳浦县下乡,有一人姓勤名自励,父母俱存,家道粗足。勤自励幼年时,就聘定同县林不将女儿潮音为妻,茶枣俱已送过,只等长大结婚。勤自励十二岁上,就不肯读书,出了书院,专好使轮棒。父母单生的这个儿子,甚是姑息,不去拘管著他。年登十六,生得身长力大,猿臂善射,正艺过人。常言“同声呼应,同气相求”,自有一班恶棍后辈,三朋四友,和他擎鹰放鹞,驾犬驰马,射猎打生为乐。曾一日射死三虎。忽见个黄衣老者,策杖而前,奖饰道:“郎君之勇,虽昔日卞庄、李存孝不是过也!但好生恶杀,万物怜悯。自古道:‘人有害虎心,虎无伤人意。’郎君何故必欲杀之?此兽乃百兽之王,不成轻杀。当初黄私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郎君若自恃甚勇,好杀不已,将来必犯天之忌,不免不测之忧矣。”勤自励闻言觉悟,立即折箭为誓,誓不杀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