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1页/共3页]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再往东四百里,是座亶爰山,山间多水流,没有花草树木,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称呼是类,一身具有雄雌两种器官,吃了它的肉就会令人不产生妒忌心。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囟比】,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此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此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再往东三百八十里,是座即翼山。山上发展着很多奇特的野兽,水中发展着很多奇特的鱼,还盛产白玉,有很多蝮虫,很多奇特的蛇,很多奇特的树木,人是不成上去的。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成以上。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此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能够已痔。
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内容简介】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金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天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此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不成以上。
【译文】
南边首列山系叫做鹊山山系。鹊山山系的头一座山是招摇山,耸峙在西海岸边,发展着很多桂树,又储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草,形状像韭菜却开着青色的花朵,称呼是祝余,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饥饿。山中又有一种树木,形状像构树却闪现玄色的纹理,并且光彩晖映四方,称呼是迷谷,人佩带它在身上就不会丢失方向。山中另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但长着一双红色的耳朵,既能蒲伏匍匐,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称呼是狌狌,吃了它的肉能够令人走得缓慢。丽■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往西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叫做育沛的东西,人佩带它在身上就不会生蛊胀病。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再往东三百里,是座青丘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多出产青雘。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呼啸的声音与婴儿哭泣类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中妖邪毒气。山中另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斑鸠,鸣叫的声音如同人在相互斥骂,称呼是灌灌,把它的羽毛插在身上令人不利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