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2页/共3页]
这东书房,便是王丞相的外书房了。凡弟子知友在来,都到此处。徐伦引苏爷到东书房,看了坐,命童儿烹好茶服侍。“禀苏爷,小的奉老爷遣差往太病院取药,不得在此伏侍,如何好?”东坡道:“且请治事。”徐伦去后,东坡见四壁书厨封闭有锁,文几上只要笔砚,更无余物。东坡开砚匣,看了砚池,是一方绿色端砚,甚有神采。砚上余墨未干。方欲袒护,忽见砚匣下暴露些纸角儿。
东坡为何说这两句诗是乱道?一年四时,风各驰名:春季为微风,夏天为薰风,春季为金风,夏季为朔风。和、薰、金、朔四样风配着四时。这诗首句说西风,西方属金,金风乃秋令也。那金风一起,梧叶飘黄,群芳寥落。第二句说:“吹落黄花满地金,”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暮秋,其性属火,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弊端了?兴之所发,不能本身。举笔舐墨,依韵续诗二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墨客细心吟。”
如何说便宜不成占尽?假定做买卖的错了分文入己,满脸堆笑。却不想小经纪若折了分文,一家不得吃饱饭,我贪此些须小便宜,亦有何益?古人有占便宜诗云:
东坡扶起砚匣,乃是一方素笺,叠做两摺。取而观之,本来是两句未完的诗稿,认得荆公笔迹,题是《咏菊)。东坡笑道:“士别三日,换眼相待。昔年我曾在京为官时,此老下笔数千言,不由思考。三年后也就分歧了。恰是江淹才尽,两句诗未曾终韵。”念了一遍,“呀,本来连这两句诗都是乱道。”这两句诗如何样写?“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如何说福不成享尽?常言道:“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又道:“人无寿夭,禄尽则亡。”晋时石崇太尉,与皇亲王恺斗富,以酒沃釜,以蜡代薪。锦步障大至五十里,坑厕间皆用绫罗供帐,香气袭人。跟从家僮,都穿火浣布衫,一衫代价令媛。买一妾,费珍珠十斛。厥后死于赵王伦之手,身首异处。此乃纳福过分之报。
未几时,相府中有一少年人,年方弱冠,戴缠鬃大帽,穿青绢直摆,俪手洋洋,出府下阶。众官吏皆躬身揖让,此人从东向西而去。东坡命从人去问,相府中刚才出来者何人;从人探听明白答复,是丞相老爷府中掌书房的,姓徐。东坡记得荆公书房中宠用的有个徐伦,三年前还未冠。今虽冠了,面孔仍然,叫从人:“既是徐掌家,与我赶上一步,快请他转来。”从人飞奔去了,赶上徐伦,不勇于背后呼喊,从当中抢上前去,垂手侍立于街傍,道:“小的是湖州府苏爷的长班。苏爷在门房中,请徐老爹相见,有句话说。”徐伦问:“但是长胡于的苏爷?”从人道:“恰是。”
写便写了,东坡愧心复萌:“倘此老出版房相待,见了此诗,劈面抢白,不像长辈面子,欲待袖去以灭其迹,又恐荆公寻诗不见,带累徐伦。”思算不当,只得仍将诗稿折叠,压于砚匣之下,盖上砚匣,步出版房。到大门首,取角色抄本,付与守门官吏瞩付道:“老太师出堂,通禀一声,说苏某在此服侍多时。因初到京中,文表未曾清算。明日早朝赘过表章,再来谒见。”说罢,骑马回下处去了。
你如有钱我共使,我若无钱用你钱。
我被盖你被,你毡盖我毡。
你依此誓时,我死在你后;
我有子时做你婿,你有女时伴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