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何不上明君,青旌当金铸2(2)[第2页/共3页]
明兰缓缓点头,这也是她当初的一大顾虑。
声音沉着轻柔,便如雨后的檐下,轻巧的水珠一滴一滴碰在光滑的石阶上。
八王爷即位,他从边区带来的草台班子就能青云直上;三王爷即位,大力扶住的力量就能得掌天下;一旦尝过权势滋味的,谁也不肯再放下了。
明兰不说话了。她的政治传授曾说过,每个主张前面都有一股权势在支撑。
“其三,也是最头痛的。”公孙白石再次坐下,从玛瑙盘子里挑了几颗葡萄,渐渐剥起来,“仲怀的委曲,我晓得,夫人晓得,侯府那边晓得,可外头到底有多少人晓得呢。仲怀纨绔之名尤在,侯府那头却无甚离谱的把柄在外。唉,积毁销骨,几十年的成见呀。”
她紧攥的手指渐渐松开了,抬头悄悄听着,静的连本身的心跳都能闻声,这是她平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领受机谋心术的魅力,微澜不兴,却惊心动魄。
“别把话题说远了,从速绕返来,还是说说我们本身。”公孙白石一脸‘你们年青人就是重视力不集合’的神采,明兰大囧,是谁把话题从水帘洞岔到火焰山去的呀。
这个弯转的太快了,明兰眨眨眼睛,表示不懂。
她抬起眼睛,廓清澈然,如一波喧闹的清泉,直直的照着劈面之人。
“……先生辛苦了,明兰,明兰真不知如何伸谢。”她诚恳诚意的向老头子躬身施礼。
明兰细细揣摩此中含义,缓缓点头。
她有些含混,明显没事,心中却模糊不安,耳边如有一阵降落涌动的鼓声在缓缓敲打,沉沉的鼓皮响动,愈来愈近,愈来愈近,顷刻她脑中一闪明光而过,脱口而出:
“一则,仲怀这般年龄,却身居高位,不免惹人侧目,他甫一起身,便置本家嫡亲于不顾,非论有理在理,人言便可畏。”老头子点头晃脑道。
可子不言父之非,倘若顾廷烨真去大肆张扬,坏了亡父的名头,那真是没错也错了。
她考虑了下说话,这帮人实在才是最奸刁的,她家就有两个。他们打着受贤人教诲帮手君王的幌子,永久站在有理的一边,果断不犯线路弊端。
公孙白石转过身来,无法的笑了笑:“当年仲怀纵与皇上有些友情,但比起那些保护在皇上身边十几年的潜邸亲信,倒是还差了些。更何况,八王爷和皇上,那但是两码事呀。”
公孙白石拍着大腿,重重感喟:“谁说不是。真如附骨之疽,甩都甩不掉。不过,也无妨事,只盼着皇上别心急,待过个十年八年,掣肘渐少之时,当能渐渐摒挡了罢。”
实在公孙白石也觉着这事不靠谱,但人家既是死人又是先帝,不好多非议。
说到这里,老头只要感喟了,“先帝病重之时,多少人在他病榻边上叨咕哭号,劝立小王爷为储。幸亏先帝到底明白,晓得国赖长君的事理,这时势,若再立个儿天子,引的外戚权臣争夺,怕是立时就要生出大乱子。这才顶住了圣德太后的哀告哭求,生生立了今上生母为六宫之主,随即再立太子。唉……这些宫闱秘事,没多少人晓得。”
“先生的话还未说尽罢。”
“夫人能这般明白,我便费心多了。老朽费了很多力量耳提面命,也不知仲怀听出来多少。做臣子的,就要本身把稳些,别觉得天子会甚么事都替你兜着。”公孙白石浅笑着点点头,“正因如此,侯府那头出了过后,我便一力主张仲怀去讨情。”
“二则,在这件事上,到底圣心如何?”
“是豫王!是六王爷过继给三王爷的那位小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