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五章 点拨[第2页/共2页]
“但是评价代价小于构和代价,低评高买,是分歧规的啊!”
“如许便能够了?”
“泰总,为了加快进度推动这项事情,你是做财务的,你从技术层面与评价教员相同一下,想体例调剂略超越1.1亿元?”
“哎…如果是这个代价,那就搞不成,不如算了吧!我们另选靶区收买好了!除了西米河磷矿,我们可选的磷矿山多着呢!”
“哎哟,不美意义牛董,刚才在通电话。”
“有件事我问一下,客岁9月我们对西米河磷矿做了评价,当时评价初稿出来没有?”牛斌假装不知情的问清泰。
“早就出来了,如何?”
“你还记得当时评价的代价是多少不?”
“晓得,仿佛9700多W吧!详细数据我得翻开电脑查一下,时候长了,记得不那么精确。”
财务职员掌控商机,老是慢半拍,因为不敏感。财务职员发明伤害,根基都精确,因为很敏感。二者之间的不同是方向分歧。
“应当能够,你与他们调和尝尝吧!”
牛斌的说法,清泰非常不舒畅,感觉山竹公司事情做得有点过分,不尊敬其他股东和任中公司决策层的感受,内心骂了一句:“靠,这个投资的主体是任中公司还是山竹公司,是不是有点越俎代庖了,你山竹公司是大股东不假,但不是51%的绝对控股股东,事情如许措置,手伸得太远、太宽了吧!”
“详细数据临时就不消查了,大抵数就行。本年年初磷矿石代价有上升的迹象,马特殳海宁明天又坐地起价了。”
“泰总啊,你在那里?电话也不接。”
“牛董,既然山竹公司都已经定了,就按你说的往前推动就是了,另有甚么困难呢。”
评价牛斌不懂,如许专业化的东西没几小我懂,但牛斌信赖清泰必然懂。搞财务的,审计、评价不分炊,能够不精通,但不成能不懂。走三家不如坐一户,牛斌对于评价机构内心不肯随便换,毕竟那是股权收买之大忌。
电话打了两次才接通。
“我本来也和你想的一样,他也太没信誉了点。磷矿石代价开端上升,他就坐地起价,如果磷矿石代价持续回落,我们不也得认嘛!”牛斌一肚子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