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朝议(第三更)[第2页/共2页]
“故而臣请兵部侍郎韦竦为经略使总管宣雄师政,太仆寺卿姜琦为副使赞画军务;韦竦、姜琦二人皆为文武双全之辈,由他二人带领雄师行事必可大功胜利。”韦竦出身京兆韦氏、姜琦乃是豪门出身,杨介夫保举的这两名流选兼顾世家、豪门两系,如果此战得胜,则他俩又能够从英国公手平分到很多兵权了。
“臣也敢立下军令状,如果俩月以内不能光复失地,臣甘心罢官回籍。”为了这件功德韦竦和姜琦可没少给杨德明送礼,听闻此言哪还忍得住,立即出来承诺。
此次唐括部犯境乍看起来非常凶恶,但如果遵循往年的经历,最多再有一个多月他们就该退兵返回漠北了;以是说只要不急于打击,这光复失地的功绩就能轻松到手了,杨介夫门下人才辈出,早已有报酬他阐发清楚结局势。
而从即位以来的各种事迹来看,现在这位圣上又不是太祖那样英名果断之人,三人成虎之下何尝不会做出将他们召回京中缉捕下狱的决定。
就让我来帮你们的棺材板上钉上钉子吧,他再次奏道,“陛下,顺昌伯固然年长,但仍能日蚀斗米、开弓十石,陛下如果以顺昌伯为帅,臣敢立下军令状,两月以内将唐括部逐出关外。”
嗯?杨介夫本日是如何了?竟然给丘元德提及好话来?群臣一时被他搞了个胡涂,正在此时杨介夫又话锋一转,“不过顺昌伯的年纪毕竟大了,又有旧伤在身,万一有个闪失如何对得起顺昌伯为国交战多年的心血?”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贼寇犯边,恰是太尉大报酬国效力的时候,还请太尉大人立即集结兵马援助宣大。”朝堂之上,兵部尚书袁汝夔义正言辞地说道。
“陛下,今次即便能将唐括部逐出关外,也非悠长之计,如果来岁他们再来我大魏又该如何?唐括部善于骑射、来去如风,我大魏现在贫乏战马,没法深切草原重创他们,是以还得早作筹算啊。”杨介夫奏道。
本日事如何了?这些人竟然变了一副模样,变得勇于任事起来?宝座之上的李圭有些看不透了,最后颠末一番狠恶的争辩,还是杨介夫一系占了上风,韦竦和姜琦如愿拿下了经略使和经略副使的临时调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