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奸商[第2页/共2页]
大明朝的商税极低,为太祖天子朱元璋定下的三十税一。
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沈三贯面前,抄起一只折扇便替父亲打扇。
沈家家大业大,沈括再如何败家也无所谓。
至于哄抬粮价会导致南都城很多百姓饿死,沈三贯完整不在乎。
沈忠点了点头,扭头朝柜上走去。
合作上岗便是最好的挑选。
“朝廷在山东养着十万雄师,军粮都不敷用,仓中怕是没有多少存粮了吧?”
恰好这些贩子不思戴德,竟然还想着囤货居奇发国难财......
遍数封建王朝,如此低的商税是极其罕见的。
就拿此次南京米价暴涨来讲,此前没有任何征象,竟然能在五日内翻倍,说没人在暗中把持鬼才信。
沈忠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厉声号令道:“从本日起,再有来店里买米的,一概说没有,晓得了吗?”
机会的掌控,火候的拿捏都很关头。特别是要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叫人思疑不到本身头上来。
“爹,您真是神机奇谋啊!”
作为济盛昌粮店的大掌柜,沈忠深得店主沈三贯的信赖,大小事情都罢休交给他去办。
他先是以分歧人的名义零散的购买南京市道上的大米,最后集合到沈家的地窖中囤起来。
沈三贯此次下定决计把持粮价,便是因为获得了朝廷存粮不敷的动静。
这是甚么观点?
“这个,这个......”
(第一更!阿谁,要上三江保举了,还但愿大伙儿能够多多投保举票支撑。三江但是大保举啊,老坤毫不能给汗青组丢人!)
“父亲贤明!”
但他一样不能容忍吃大锅饭,混日子的环境呈现。
乱世性命贱如狗,这些泥腿子即便现在不饿死,迟早也抱病死、战死。
“至公子有何事叮咛?”
贰心中悄悄叫苦,这美满是搬起石头砸本身的脚啊。早知如此,他毫不会在父亲面前说这番话。
镇静过后,沈括模糊还是有一些担忧。毕竟他们家是南都城最大的粮商。粮价暴涨,朝廷必定第一个会往沈家的身上想。
如此天赐良机如果不加以操纵,岂不是要抱憾毕生?
“掌柜的,至公子叫您顿时回府一趟!”
沈忠天然明白老爷这么做的企图。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知子莫若父,自家儿子甚么样沈三贯非常清楚。沈括是南都城驰名的纨绔后辈,整天流连于秦淮河,可谓风月场中的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