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蛤蟆与小狼(二)[第1页/共2页]
他们让金蟾镇墓兽回到地宫原位。金井让齐远山狂流鼻血,剥了上衣呕吐,也因为受不了蛤蟆的气味。
“呸!”
次日一早,三人刚从行军帐篷里醒来,内里有了某种动静。秦北洋分外警悟,怕是有狼来偷袭,探头出去察看,竟是密密麻麻的军队――固然身着新式礼服,但大家脑后留着辫子。顶风招展的军旗,竟是前清的黄龙旗。
他窃喜还活着,没被飞剪舌夺去性命。用马灯往上照,蛤蟆的嘴巴被击中了,但涓滴未受伤。本来是一只青铜蛤蟆,怪不得金光灿灿。齐远山冒死拉枪栓,接连射出几发枪弹,这对金蟾镇墓兽不过是挠痒痒。蛤蟆咧开嘴巴,似是诡异地浅笑,那条舌头又要飞出来索命了。
齐远山往浮雕上的袁大头吐了口唾沫。颠末三道墓室门,他闻到一股熟谙的臭味,就像是……小时候,他喜好用石头砸死癞蛤蟆,每次都有一泡恶心的汁液。
小狼不久便断奶了,两个少年给它喂兔肉和羊肉。它最靠近的还是秦北洋,养到隆冬时节,小狼已有了大狗般的体型,仍然每天跟他一起打滚玩耍。
中华帝国,洪宪帝陵。
齐远山拧起浓眉,发明秦北洋的后脖子上,有两块非常的胎记,细看竟像鹿角,素净的赤红色,仿佛要爬上头顶,直冲云霄。
山上捡来的孤儿小狼,古迹般地吃着羊奶存活下来。老秦说,看到这只小狼,就想起了刚出世的秦北洋,一样有着超乎平常的生命力。
太行山上,月明星稀。
秦北洋用手指逗弄着怀中小狼,只盼它不要冻死,这小家伙的生命力倒是畅旺,竟然咬着他的手指头,当作母狼的奶头呢。
他进上天宫,马灯的光照有限,很多处所看不清。他往前走了几步,俄然一脚踏空。
俄然,头顶一阵巨响,暴风吹得他俩睁不开眼。秦北洋抬开端,但见空中回旋着一架飞机,两对翅膀,前头螺旋桨,半舱式机身。齐远山跳起来向飞机呼喊,就像海难者碰到颠末的轮船。他们来不及穿衣服,光着屁股冲到袁世凯的陵墓宝顶,冒死地挥动白毛巾。这架飞机涂着五色旗,超高空回旋靠近,几近擦着秦北洋头顶而过,他乃至能看到飞翔员的小胡子。飞机不成能在此降落,螺旋桨又掀起一阵风,消逝在云端上。
“小生齐远山。”
不是人的脚步,更像某种野兽,每一步都引发沉甸甸的震惊。马灯没有摔坏,他举起马灯对准头顶……间隔空中两尺,一个东西呈现在金井外,竟然是只巨大的蛤蟆。
他想到在这深山当中,三个男人被困整整一年,别说是个婆娘,连条母狗都见不着。年青人精力畅旺,无处宣泄,相互处理也有能够嘛。
当晚,秦海关喝光了营地里最后一瓶白酒,就在军官帐篷里睡着了。秦北洋点着油灯看《北洋步兵操典》,不知不觉也睡着了。只要齐远山扛着枪,守在墓道门口看玉轮。狼群倒是不来了,但有股阴风钻入后背心,他确信这来自地宫。齐远山转头盯着墓道,一年多前他参与过工程,到过地宫深处。只是秦氏父子制造镇墓兽今后,就制止他再出来了。
齐远山伸直起来,举起步枪抵挡。他听到清脆的撞击声,本来蛤蟆舌头也是金属的。他扣下扳机,枪弹仿佛打到蛤蟆头顶。地宫中枪声震天,反响清脆。
两人照着《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的那一章回,异口同声:“固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合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度,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