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贞观闲人》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上)[第1页/共5页]

沉寂好久,李世民挥了挥手,道:“事情已交代过了,子正退下吧。”

抬眼一扫,李世民看到人群前面的李治,笑着朝李治招了招手,道:“太子上前来。”

常涂领旨。

李素回以寂然的神情,一字一字道:“臣愿一向扶着陛下,今后亦如是。”

当仆人的生命走到绝顶,影子也就落空了存在的意义。

李世民暴露赞成之色,点头道:“子正聪明,朕与你说话非常费心。不必讳言,朕快不可了,大唐江山交给雉奴,而他有长孙辅机和你帮手,江山不至于衰颓,可门阀和士族,终归是大唐皇权的大患……”

画像上的李世民骑着战马,身披铠甲,手中一柄利剑斜指向天,真恰是英姿英发,意气飞扬。

“大唐三十年社稷,诸卿有治世之劳,兵马之功,与朕亦有同甘共苦之义,朕敬诸卿一盏,大唐……万胜!”

情感狼籍地退到殿门口,李世民俄然叫住了他。

李治,长孙无忌,李绩等人早已等待在广场前,群臣前面,统统的皇子公主全到齐了。一群人悄悄地等候李世民的御辇到来。包含太子在内,近百名文臣武将全堆积在广场上,景象如同当年的凌烟阁分封功臣的盛况。

李世民嘴角浮起一抹讽刺的笑容,喃喃道:“长生……多么好笑,恰好古往今来的帝王都信,连朕也不例外,这场长生大梦该醒了!”

“陛下莫出斯言,陛下是天下共主,是初创贞观乱世的帝王,您必能留名青史,大唐的基业必能延绵千秋万世,永久鼎盛,能跟从陛下这么多年,是老奴宿世修来的福分。”常涂哽咽泣道。

李素低头道:“臣听着呢。”

“朕俄然想喝酒了,子正可愿陪朕痛饮?”

李治含泪笑着点头。

摇点头,李世民盘跚回身,道:“本日聚宴,应当欢畅,哈哈,来,扶朕就坐。”

李世民仍闭着眼,点头道:“不安息了,朕本日感觉精力尚好,趁着复苏,该交代的事定要交代完……”

颤巍巍地伸手,颤巍巍地端杯,李世民吃力地直起腰,举盏面朝众臣。

见李世民气色愈发衰弱,李素不由道:“陛下,您本日说了很多话,该安息了,光阴长远,要做的事很多,不必争朝夕,保重身子要紧。”

李世民欣喜地笑了:“建国君臣老的老,死的死,光阴皆无多矣,幸见大唐社稷后继有人,朕可瞑目也。”

寺人仓猝将凌烟阁的殿门翻开,阁楼正殿内高高挂着诸多功臣画像,高祖李渊的画像摆在正中,中间便是李世民的画像。

李世民有所觉,扭头看了身后一眼,又朝李素笑了笑。

见御辇到来,李治领着众臣纷繁膜拜相迎,御辇停下好久,内里传来李世民的咳嗽声,常涂扶着身形佝偻的李世民一步一步缓缓走下来,走下御辇后,李世民挥了挥手,推开了常涂,渐渐走众臣走去。

李治和李素搀扶着他,走到矮脚桌后盘腿坐下,李世民双手撑在桌案上,短促地喘气,方才走过的那一段路,仿佛已耗尽了他的力量。

李世民叹道:“临死才复苏过来,何来‘圣明’可言?不过是又改正了一个弊端罢了,但愿大唐今后的帝王比朕强一些,朕方可瞑目。”

上面的一众文臣武将目光明灭,本日凌烟阁前,李素竟能坐在李世民身侧,看似是李世民的随口一提,但谁也不清楚究竟是不是李世民决计为之。毕竟李素现在固然年青,但能够设想将来李治的朝堂里,李素的权势职位必定与贞观朝截然分歧。

“子恰是无双国士,得国士之手相扶,朕之幸也,多谢子正了。”李世民神情寂然隧道。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