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骤然生变[第2页/共2页]
来不及告诉东阳了,李素只想用最快的速率赶到长安城太极宫,在李世民没有做出决定前拦下他。
李世民叹了口气,只好宣见。
…………
高士廉求亲不成,悻悻分开太极宫,固然李世民面子给得实足,尽量照顾到建国功臣的情感和庄严,但是毕竟回绝了高家的求亲,令高士廉内心很不舒畅,分开时神采有点丢脸。
甘露殿。
最后的成果不大抱负,李世民令高士廉绝望了。
灰蒙蒙的天空被一团阴云覆盖着,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六合仿佛俄然间风云变色。
从武德五年高士廉归降高祖天子,他的外甥长孙俩兄妹一个成了李世民的肱股重臣,一个成了李世民平生挚爱的文德皇后,平心而论,天家这些年对高家算得上非常恭敬了,这内里除了当初玄武门之变时高士廉站队精确。判定助李世民篡夺芳林门,更大的启事是因为高家是长孙家的娘舅,并且长孙俩兄妹自小被高士廉亲手带大,有了这层干系,李世民怎能不对高家礼遇有加?
别的朝臣能拦,但御史这类人不能拦,言官的嘴最讨厌,圣明如李世民者,也不能等闲获咎,不然不免又是一阵口诛笔伐。
前些日还在慨叹冯家的因果报应,殊不知因果报应无处不在,如同人生的循环普通,每小我都没法回避,曾经李素种下的因,本日到了收成果的时候。
李世民的表情不太好,因为昨日他与高士廉闹了一点小小的不镇静。
何赋言是殿中侍御史,大唐的御史分三类,台院。殿院,监院,三者并列,互为管束,殿中侍御史的职责是“掌纠兴,举百官,知推弹举”,浅显点说,侍御史就是言官。可传闻奏事,甚么都能够弹劾。
李世民气里一百个不乐意,面对高士廉的求亲,李世民满脸强笑,哼哼哈哈几句后,终究委宛回绝了,当然,为了安抚建国老臣之心,李世民把宫中的奇珍稀贵当作不要钱的褴褛似的给他塞了一大堆,名曰犒赏。
长长的马鞭毫不包涵地鞭打着马臀,只听得耳边的风声吼怒而过,北风像刀片般割得脸颊生疼,李素的脑筋却越来越复苏。
颠簸的马背上,李素远远看着城墙,眼睑里的风景不竭闲逛发展,长安的城墙越来越近,李素惨白的脸上暴露惨淡的笑。
**********************************************************
李素在大道上打马疾走,眼中充满了通红的血丝。
“陛下,臣查明,泾阳县子李素与东阳公主有染!”
程咬金示警过后,李素鲜明惊觉。
何赋言进殿,君臣见礼以后,李世民堆起笑容,筹算按常例先说几句酬酢客气,以终究大带领的姿势体贴一下朝臣的平常糊口起居,谁知何赋言完整不承情,没等李世民开口,何赋言却直奔主题了。
本日何赋言伶仃进太极宫,为的便是行弹举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