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对(下)[第2页/共2页]
太客气了。客气得李素神采发青,暗叹口气后,决定还是上点干货吧。
“哦?又有新设法了?甚善,固然奏来。”李世民笑道。笑完神采一收,拍了鼓掌,两名寺人端着一方矮桌仓促行来,桌上摆好了纸笔,二人朝李世民施了一礼,然后在殿侧角落跪坐下来,一名寺人铺纸磨墨,另一名寺人蘸墨悬笔停在白纸上方,眼睛一动不动盯着李素。等着他开口。
李世民皮笑肉不笑地瞥了他一眼,目光像看着一根不点不亮的蜡烛。
李素舔了舔干枯的嘴唇,道:“是,小子觉得……搀扶薛延陀可汗之子,用间加快分化薛延陀国中部落首级,诽谤君臣之义,煽动部将反叛,刺杀,嫁祸,拉拢奸佞等等,这些手腕数管齐下,再过半年,薛延陀之乱必无可挽救,当时我大唐王师出兵,可事半而功倍矣!”
李世民狠狠瞪了他一眼,然后回过甚朝寺人道:“刚才这句不消记!”
换个角度来讲,如果李世民做了一个弊端的决定而导致大唐国运阑珊。那么千年后的学者们骂的就不止李世民一人了,还得搭上个李素。
这要换了是他李世民的某个儿子说这番话,怕是一巴掌就乎过来了,但是面前这小子不是他生的,不熟,不美意义动手……
李素之前一向顺从仕进,怕的就是那柄刀,没有扯旌旗造反的气力和勇气,只能挑选阔别,现在稀里胡涂进了朝堂,李素还是怕刀。
李素也感觉这句答复太对付,因而左思右想,想出一句更对付的。
李素笑了笑,很诚心肠顺手拍上一记马屁:“陛下明见万里,小子观本日薛延陀之乱,大唐用间伎俩高深,其功不成没,陛下远见,高瞻远瞩,布局精美,一击而中,机会力道恰到好处,小子万分敬佩。”
“陛下圣明。”
李素脑海里敏捷闪现出一张大唐边地步图,飞速寻觅交州的位置,然背面皮一炸,额头盗汗簌簌而下。
“小子不懂国事,不敢妄自胡言……”李素谨慎翼翼隧道。
“陛下,小子觉得,我大唐未到出兵的机会……”
李世民的神采越来越风趣了,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他,笑道:“你既说是下策,想来你胸壑当中必有上策,且与朕道来,此关国运,不成骄易!”
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