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04.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第1页/共3页]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

厥后孔贤人充满密意地讲:“管子相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义是我们老百姓到明天都遭到管仲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们就要被少数民族、游牧民族异化了。“被发左衽”是少数民族的服饰发式特性,“被发”就是散着头发,重环垂耳;“左衽”就是他们穿的衣服是左边压右边。中原汉族人穿衣服是右边压左边。实在哪边压哪边都无所谓,但在中国当代,这个打扮、发型要一变,就意味着礼法的崩坏,意味着国度要灭亡,道统要灭尽。这就是头可断,发型不能乱的启事。

管仲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使得齐国一下子占有了道义制高点。齐桓公出动雄师先是打退了山戎对邢、卫两国的扰乱,救邢存卫,在诸侯中声望大增。厥后,面对楚国南蛮的北向扩大,齐国再度出兵汇合中原国度的军队共同伐楚,消弭了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威胁。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周天子都派人来插手这个会盟,承认他的职位。他成为春秋期间诸侯各国公认的第一个霸主,齐国也正式成为第一个称霸的国度。

比如,明末满人入关以后,发了一道剃发令,让汉族人改学满族人发型,一概削发留辫子,很多人不肯意,因而就遭到清兵的弹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即便如许,江阴城为了抵抗剃发令,为了留发,也抵当了八十多天,全城被清军杀得尸横遍野。有春联为证:“八旬日带发尽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明天看来这件事有点儿过于怪诞,十万人同心死义,就为了这个发型。

继齐桓公称霸以后,晋文公和楚庄王连续崛起。齐桓、晋文称公,因为齐国和晋都城是侯爵国,这个公不是它的册封,而是尊称。楚庄称王是因为楚国乃子爵国,是南蛮少数民族政权,西周中期才被天子册封的。楚国国君嫌职位低,以是干脆自称为王,跟天子平起平坐。当时的天子周昭王不欢畅了,亲身去楚国讨个说法。楚国人传闻天子要来,筹办了一艘船驱逐他,周昭王特别欢畅,觉得楚国人惊骇了,晓得本身做错了。谁想到是因为楚国蛮人嫌周人扰民,设想用胶水粘的船身,昭王一上船才开了没多久就散架了,周天子一行人全数落水葬身鱼腹。可见这个楚国的南蛮是一个比较有本性的民族。

从这一变局中能够看出,此平分封制起到了很高文用。周王朝实施分封制的体例是:天子把地盘分封给诸侯,诸侯分封给大夫,大夫分封给卿,卿分封给士,它的每一层都是往下分封的。以是天子厥后能够被诸侯架空,诸侯就能够被本身海内的大夫给架空。因为这是由它的出产力程度决定的,根基上,上一级尽管都城四周,底下全给分封出去,跟着处所权势的逐步庞大,就即是中心集权走向式微。以是以晋国为例,晋国当时有六家大夫具有相称的权力,除了韩、赵、魏三家外,另有智氏、中行氏和范氏,中行氏和范氏很快就毁灭了,韩、赵、魏结合起来又把智氏给灭了,并且最后这三家干脆把晋国的国君给废了,本身做了诸侯。周天子一看,好家伙,太没法无天了,不过我也没体例,被迫承认册封这三家为诸侯吧,晋国因而一分为三,韩国、赵国、魏国横空出世。

周天子的南征失利导致全部周朝的神话幻灭,王朝由盛转衰。到了春秋晚期的时候,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竞相称霸。吴越两国在长江流域,吴国的都城就是明天的姑苏,越国的都城就在明天的绍兴。阿谁时候,江南就已经开端获得了开端的开辟。连续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在汗青上被统称为春秋五霸,个个是牛人。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