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翻着花样儿巩固政权[第10页/共10页]
比如说,你统领一支军队,但你能变更这支军队吗?我调一帮人帮我回家盖屋子去,那不成能,你调一小我都得上报。你能批示这支军队但变更不了这支军队,枢密院能够变更但不直接批示。统兵的不调兵,调兵的不统兵,如许军权才气分离,要不然就轻易造反。如许,禁军将领就仿佛是雇用司机,派不派车不归你管,车不是你的,但你能开。
明清两朝殿试多在保和殿,特别清朝,康熙、雍正、乾隆,那真是亲身出题,亲身监考。那测验从凌晨起来一向考到入夜,点着蜡接茬儿考,皇上也跟那儿坐着监考。到厥后有的皇上,像咸丰,就到考场转悠一下,说声“同道们辛苦了”就撤了,意义意义。
甚么是“罢领支郡”呢?本来自中唐以来,节度使普通统辖多少州郡,其驻地以外的州郡称为支郡,如许一来,节度使的权力过大。到了赵匡胤这里,这类征象是绝对不答应的,一个州郡的处所官只能统辖本州,不能兼领他地。并且还派文臣办理州事,并设置了“通判”来管束处所官。所谓通判,就是州里有甚么事,处所长官都要与通判共同筹议、决策和办理,其职位稍稍低于处所官,但通判既不是二把手,也不是部属,其权柄范围与处所官不异。凡州内产生的严峻事件或首要政务,通判能够直接上奏,州郡公布公文,还须知州与通判“联署”;知州措置公事,也必须与通判协商,因此通判又称“监州”。
宋朝的兵士常常流亡,制止兵士流亡的体例是在脸上刺字,但是脸上刺字是犯人,这就即是毁容嘛。在脸上刺上“第八营第连续第二排”,跟肩章似的。宋朝只要北宋的狄青① 、南宋的岳飞是武将熬上枢密副使的,挺不轻易。狄青当枢密副使的时候脸上另有字。皇上给他药水要他洗下去,他说我留着,要鼓励将士,跟他们说我如许脸上带字的也能当上枢密副使。但是就你这一个,没别人了,鼓励不着将士。
秦汉期间,宰相职位极其高贵。拜相时,天子要施以大礼,是以才有“拜相”一说。在朝廷上,宰相偶然乃至与天子一起接管百官的叩拜。天子如果在街上遇见宰相,两边需求下车相互见礼;宰相抱病时,天子应当到相府探视;宰相见天子筹议政事,是要赐茶看座的,即所谓的“坐而论道”。但是,到了赵匡胤期间,看到宰相们坐在他面前说话,贰内心就开端不舒畅。因而,有一天,他号召宰相们说:“我眼睛昏花,看不清楚,你们把奏折拿到我面前来。”几位宰相不知是计,便走上前来。成果,事前安排好的内侍们趁机把宰相们的椅子撤掉了,今后,宰相们就只能站着奏议朝政了,并且成为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