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尊老爱幼[第1页/共3页]
“嗯!”李康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投向了宇文恺,笑道:“安乐,现在能够说说这一个月来,新安镇都获得了哪些成绩!”
但现在却被齐预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了出来,这就不能持续装没闻声了。
对待仇敌或者有威胁的人,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无情,但对待朋友要像东风拂杨柳般和顺,而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类人,比如已经毫无威胁的曾经仇敌,犒赏点微风细雨,不也能彰显本身漂亮能容吗!
“哦…对了,我记得这些土著部落除首级外,身份最高的是…嗯…朝雁,对,叫朝雁,仿佛它们都是由部落最年长、最有聪明的白叟担负的…”李康有些不肯定的问道。
话说,李康感觉本身不是贤人,也没想过要成为贤人,但他也不想身上污点太多,在不影响中原好处的环境下,恰当的恩赐些仁慈,塑造杰出形象,装点门面也不是不成以。
深深的望了齐预一眼,李康不晓得他真的是宅心仁厚、悲天悯人,还是纯真的政治作秀,但不管如何,人家占着道义制高点,又没有提出'善待统统俘虏'这类恶心人的建议,照顾受连累的白叟孩童有错吗?完整没有,这些老幼的确没有亲身上阵,要提及来,人家还是平真琦派人从家里请来新安镇做客的呢,至于人家有没有在幕后摇旗号令,乃至出运营策,没有证据谁说得清楚?
听完后,李康总结了一下,停滞他进步的法度的还是人丁啊!想到这里,李康眼中凶恶之色一闪而逝!
在华人的代价观中,老弱确切是需求照顾的,这是天经地义的。本来大师都当鸵鸟,谁也不提,制止提出来难堪――养老抚弱是要资本的,且毕竟是仇敌家的亲戚,有些人的憬悟还没有高到替仇敌养父母孩子的境地――装聋作哑也就畴昔了。
当然,有人讨厌就有人喜好,齐预的观点就遭到了张机张仲景的赞美,只是因为张机的脾气不喜好插手决策摆设,没有说出来罢了。
“诺!”戴、齐二人又是起家报命,不过戴梓没有坐归去,而是接着问道:“主公,那些首级们如何措置?直接与浅显俘虏一视同仁么?”
“我等明白!”
但齐预较着不筹算领李康的情,兀自拜道:“《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贼寇胆小妄为、不自量力,落得暗澹了局,实乃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但老幼何辜?且其身疲力弱,向使发往矿洞,与我中原好处无增一毫,徒得枯骨罢了…若至此,与我中原又有何益?反而极大侵害主公仁义爱民之形象,有失中原团体之身份。倘使我等赦免老弱之罪,养其老者,抚其幼者,既能彰显主公之仁,合适礼节之邦的传统,又能消弭一干俘虏的后顾之忧,以欣喜其心,我想彼辈必戴德戴德,主动为我等效力…”
“俘虏之事,我意已决,尔等无需多言!”
“文开(戴梓字)一语惊醒梦中人啦!”李康欢畅的说道,“诸位另有其他更好的定见吗?”
“主公明鉴,部属觉得,十岁以下可归入小童,六十岁以上可归入白叟。”面对李康的发问,齐预张口就来。
“诺!”宇文恺不紧不慢的道:“现,新安镇有人916口(甲士441人),此中女人贫乏严峻,只234人;六十以上老者21人,学童――李康规定凡六岁以上不满十四岁者必须进学――46人,六岁以下小童12人;已开垦地步7000亩,此中冬麦4600亩、油菜500亩、白芍50亩、明白菜200亩、蒜苗200亩、蚕豆200亩,其他闲置;船队现有独木舟11艘,乌篷船4艘,小型硬帆船4艘,另有私家船队两个;从主公官邸(小楼)连接镇东门的水泥路,200尺宽路段已完工,300尺窄路段已完成三成,估计在加派50免费劳力的根本上,全数工程将在10日内结束;砖窑、陶窑皆以在镇南外选址扩建,能够开端满足新安镇需求,砖瓦修建已经可期;木料加工厂一样已迁出新安镇,安排在西边,因为将来一段时候内,新安镇的木料砍伐首要向西边停止;最后,因为除官员外的私家独立修建没有提上日程――首要现在老百姓没多少钱,下不了订单――以是,镇上的店铺等办事设施还只要供销社、新安医馆、新安食堂、新安第一书院、公厕等官方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