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追根溯源[第2页/共5页]
…………
杨贵妃是李隆基独一宠嬖的妃子,李隆基在开元十二年因符厌一案废了王皇后,今后再未立后,杨贵妃究竟上已是后宫之主,虽无皇后之名,但行皇后之实,杨国忠作为杨贵妃的堂兄,为人也算机灵聪明,学问不见很多高,可做人却比绝大部分朝臣强多了,再加上又是大舅子的身份,李隆基这才决定重用他。
杨国忠禀道:“回陛下,是臣和左卫亲府录事参军顾青合股做的,贵妃娘娘也感觉风趣,因而她也参了一伙出去。”
按说戋戋一份记叙逸闻杂闻的报纸,不必如此大动兵戈,主如果李林甫目光看得很远,当他晓得这份报纸传得街头巷尾大家皆知后,他便敏感地发明这份报纸是一柄利刃,若能为他所用,将来在与东宫的争斗上能起到关头性的感化。
…………
顾青在中间笑道:“杨太府约莫想通了?”
谁都未曾发明,乱世的根底已摇摇欲坠,唯独顾青的表情越来越火急。倾巢之下,焉有完卵,乱世行未到临之前,顾青必必要做好充沛的筹办,不然将来便是一片随波逐流的浮萍,庇护不了本身,也庇护不了本身在乎的人。
“这是消遣?明显是一柄要性命的刀啊。”杨国忠叹道。
杨国忠为人再烂,再不学无术,李隆基感觉他有效,那么他便是国之栋梁。
顾青叹道:“本日杨太府为了这份八卦报亲身找上门来,太府焉知长安城别的权贵会不会找上门来?而找上门来的人焉知来意是善是恶?”
这个禅问的答案天然也是很有哲理的,但顾青和杨国忠不是高僧,他们只是凡尘俗子,精确的说他们都不是好人,偶然候干出来的事乃至连人都算不上。
顾青俄然提起“政敌”二字,顿时给了杨国忠很多灵感。
那么,八卦报背后的人是谁呢?
李隆基顿时豁然了。
杨贵妃瞪眼佯怒道:“你们本就是不务正业,难不成另有理了?顾青那孩子如何回事?明显看起来是个懂分寸有节操的孩子,为何跟你一起混闹弄这类东西?”
杨国忠是个有眼色,见杨贵妃对它仿佛很感兴趣,立马便道:“娘娘可喜好这八卦报?”
万年县令派出差役拿人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郝东来和石大兴正在长安平康坊的某家青楼里拼酒斗富。
顾青的提示给了杨国忠灵感,那一刹时他想到了很多。
一来是向杨贵妃示恩,二来杨国忠的存在能够管束朝局,如果说东宫和李林甫是朝堂两大权势,李隆基必须均衡这两大权势以求安稳,那么杨国忠在李隆基的内心便是候补权势,一旦两大权势此中一方倒下,杨国忠能够顿时补位,让朝堂局势在一夜之间敏捷构成新的均衡。以是李隆基才会给杨国忠封了十五个官职,现在朝堂上凑趣杨国忠的官员不逊于凑趣李林甫的。
李林甫阖眼养神,不时捂嘴咳嗽几声,脑筋里飞速转动。
“着万年县令派人拿下那两位贩子,严加询问,去吧。”
八卦报在杨贵妃手中翻了个遍,她越看越感觉风趣,指着头版头条上的杨太府落水事件笑个不断。
“不瞒娘娘,此报是臣和顾青二人合股办的,为的就是给长安城的权贵和士子们常日消遣之用。”
被天子宠嬖的感受,就是这么美好。
这就是李隆基的帝王心术,前半生结壮做事,因而创下了开元乱世,后半生只顾着谋人,因而搞得朝堂君臣从上到下勾心斗角,恰好李隆基还洋洋得意,感觉本身将天下民气玩弄于股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