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横看成岭[第1页/共3页]
宅子位置偏僻,相对较小,以杨国忠在长安那座堪比行宫的宅邸来比较,顾青的这座宅子只能算是勉强够住。
“就拿面前这份八卦报来讲,上面记叙了杨太府当日曲江池被贼人所害而落水,落水今后按实在的环境来讲,是羽林卫抓不到贼人,杨太府无法之下只好放弃,但八卦报上写杨太府有容人雅量,表示不再究查,传至长安街头巷尾,世人对杨太府的风评是否一日千里?”
杨国忠悄悄思忖,面色阴晴不定,侍从上前拍门。
二人闲谈一阵后,杨国忠终究说到正题,从怀里取出一张皱巴巴的八卦报,含笑推到顾青面前,道:“愚兄失礼,瞎猜了一番,恐怕这份所谓的‘八卦报’应是贤弟的手笔吧?”
“哈哈,顾小郎君,久违了。愚兄不告而来,实在冒昧,贤弟莫见怪。”杨国忠大笑道。
侍从上前拍门,几声后门开了,侍从恭敬地递上拜帖,又与门内的人说了几句话,杨国忠一向隔着马车的车帘察看,没多久侍从一脸古怪地拿着一张纸走返来,双手递给杨国忠。
侍从脸颊抽了一下,低头道:“意义是,顾参军恭候杨太府台端光临。”
杨国忠莫名其妙接过,翻开一看,上面一行奇丑非常的字,歪歪扭扭写着“好人平生安然”。
杨国忠惊诧道:“你竟甚么都晓得?”
杨国忠哦了一声,道:“愿闻其详。”
顾青看都没看报纸,安然笑道:“不错,是下官所出……”
顾青一愣,我又抄袭了?刚才这句诗是谁的?
现在查那份所谓的“八卦报”,最后查到两名来自青城县的贩子身上,杨国忠立马想到了顾青,恰好那份八卦报上说的刚好也是那日游园会的事……
内行人看热烈,熟行人看门道。
“这……这是何意?”杨国忠惊诧问道。
侍从恭敬隧道:“顾参军说礼尚来往,杨太府递了拜帖,他便要回帖,还说甚么回帖是规矩,是‘挽救楼主的庄严’,小人也不懂他说的话何意。”
顾青看着杨国忠的眼睛,安然道:“下官位卑,长安城交游甚少,但这份报纸倒是好东西,它的意义并不在于挣钱,而在于言论……”
顾青仓猝回绝:“多谢杨太府美意,宅子是陛下刚赐下的,后院还在补葺装潢,待装潢好后便要雇请管家和主子了,这几日勉强对付无碍的。”
顾青笑道:“恰是,不但是聘请杨太府,下官还想聘请贵妃娘娘也入个分子,不知杨太府可情愿?”
“说了。”
线索报到杨国忠面前,杨国忠立马想到了一小我。
不管了,抄便抄了,如何?
后代“将军坟前无人问,伶人家事天下知”是品德民风沦丧的成果,而这一世,顾青便请朝堂衮衮诸公和官方风骚名流墨客做一回伶人。
杨国忠迷惑道:“贤弟办这份报纸,为何要引愚兄来呢?”
所谓的“八卦报”,实在是一种休闲版的“邸报”,只是不像邸报那么严厉,邸报上的内容大多是朝廷发往各地官府的政令和谕旨,每一条都能被正式记入史乘。
被侍从搀上马车,杨国忠走到顾家宅子门前,脑筋里仍不断在思虑。
不是不想占便宜,只是将来的大唐宰相给顾青府上安排管家主子,鬼晓得内里有多少杨国忠的耳目眼线?一个个心胸鬼胎的,到时候闹得鸡飞狗跳,恰好碍着杨国忠的面子,对下人不能打不能杀,这就很头疼了。
杨国忠皱眉沉吟:“这个八卦报……仿佛有些张扬了,今后恐为朝臣攻讦诟病,于我在朝中的位置倒霉……”
为了查这份八卦报的出处,杨国忠费了很多工夫,派了无数人散落在长安城的酒楼堆栈,终究抓到一个被雇佣的街痞恶棍,从他身上挖出了两位来自蜀州青城县的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