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无妄之灾[第1页/共4页]
这一点,李隆基没看到,他沉浸在和顺乡里谱写他的《霓裳羽衣曲》,权贵们没看到,他们忙着圈占地盘,购置产业,朝臣们没看到,他们忙着勾心斗角争名夺利,乃至底层的百姓也没看到,他们觉得这乱世还能持续很多年。
“如何崩溃山下官兵的阵脚?”
李隆基摆了摆手,道:“无妨,让羽林卫点起火把便是,骊山阵势算不得峻峭,就算出错跌倒了也无大碍。”
高力士也忙不迭点头。
“夏季枯燥,多日无雨,地上的落叶铺了厚厚的一层,再加上此时刮的是北风,风神驰南,等那群官兵持续往山上走,我们便在他们的火线堆积树木燃烧,断了他们的来路,再分出一人从树林里穿行上山,在他们的火线也燃烧,断了他们的前路,前后两路被断,这群官兵便被火势包抄,如此便死死困住了他们,山上火起,山下的官兵看到后必定出兵来救……”
堆集了整整一个春季和夏季的落叶既厚且枯燥,被火一点,落叶顿时燃烧起来,最后,燃烧的落叶不成制止地扑灭了树林里的树木,很快整片树林都烧了起来。
…………
李隆基等人不得不断下了脚步,世人神情焦心,李隆基的脸在火光的辉映下仍然那么惨白绝望,定定站在火堆前,身躯摇摇欲坠。
“另有疑问吗?”
赵阿兄的目光比北风更冰冷,斥道:“胡说甚么!我们是逃工,你觉得还是在家种地的时候,随便找堆柴火便可生火了?夜晚火光一起,山下的将作监和禁卫们必定循着火光找来,拿住了我们起码是放逐千里的罪。”
“山上山下一团乱,官兵们忙着自救,哪故意机再来缉捕我们?我们便有机遇逃出去了。”赵阿兄越想越感觉本身这个主张的确妙不成言。
赵阿兄最为沉着,他不动声色地伏低了身子,悄悄往前靠近,细心打量了一番山道上的羽林卫,越看越心惊。
“躲开山道上这群官兵不难,难的是山下扼守的官兵,我们若要逃出去,起首要崩溃山下扼守官兵的阵脚,让他们乱起来,我们才有能够逃下山。”赵阿兄自傲隧道。
这群官兵公然是来缉捕本身的,将作监那群牲口好暴虐的心,本身三人不过是逃了徭役,又不是举兵造反,用得着动用如此大的阵仗缉捕我们吗?
另两人惊道:“为何用火?”
赵阿兄冷冷道:“那也要忍着,好不轻易逃出来了,这点苦都受不了,被官兵拿住了局比现在还惨。”
赵阿兄固然是三人中看起来最有主张最有魄力的人,但他毕竟只是个逃徭役的布衣,在徭役之前,他不过是乡间一个普浅显通种地的农户,不管见地还是心性,当带领都远远没法称职的。
半山腰背风的一个小山坳里,赵阿兄和别的两名逃工瑟缩在一个天然的树坑旁,三人双臂紧紧相抱,瑟瑟颤栗冷得像三个哈麻皮。
高力士难堪隧道:“陛下,此地为山道,将作监尚未铺前程来,夜晚难视,山道崎岖难行,陛下如有失……”
大唐中期之前是门阀士族的天下,门阀实在本身就是一种深层次的结党,武则天减弱门阀权势,大力推动科考,豪门学子有了鱼跃龙门的机遇,但是门阀的权势仍旧存在,现在能站在朝堂里的大臣,大多是门阀士族出身。
顾青和李隆基走得很慢,就是平常漫步的速率。
说完李隆基厉声命令统统人往山下走。
别的两人神情踌躇了,其实在看到山道上的官兵后,这两人很想跑出去主动自首的,但是赵阿兄的话仿佛也有几分事理,自首以后或许会被放逐千里,在那荒蛮无人之地度过余生,或许不会被究罪,但还是要在工地上干活,直到活活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