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终局[第3页/共3页]
“对!”
“终究……终究撑过来了……”
赵虞微微一笑:“另有我鲁叶共济会的……”
一时候,赵、郑两家的米铺前再次人满为患。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此次赵、郑两家相斗,汝水各县的县人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乃至有布衣积储了一年多的余粮,换做在往年,谁敢设想?
四月中旬的后半段,不管是赵家也好,郑家也罢,两家的米都垂垂卖不动了。
――――以下注释――――
从旁,王直张口想要劝说,但看着郑潜那近乎扭曲的面孔,他见机地将劝说的话都咽回了肚中。
惊的是,在汝阳人几近都已经没有畅通钱的环境下,赵家二子竟然想出了‘以旧物换米’的损招;怒的是,他郑家都亏地将近吐血了,那小子还是不依不饶。
唯有他,没有资格劝说甚么。
“旧物?”
在静女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此时张季忍不住问道:“那,倘若郑家有样学样呢?”
“持续买米!”张季恍然大悟道。
『赵家小崽子,你再要来?!』
但是就在他筹办歇口气的时候,俄然有家仆来报:“世子,赵家……”
倒不是因为代价的启事,此时城内的米价还保持在一百钱一石的境地,乃至于有很多河南郡的人都跑到汝阳等汝水诸县来买粮――当然,有这才气的起码不会是普通的布衣。
跟郑潜此前瞻望的成果差未几,在汝阳城内,赵、郑三家差未几各售了三万余石米的模样,郑潜独一失算的,就是他没想到赵家竟然有才气同时在汝水诸县的其他几个县开设米铺,从那几个县的,赵、郑两家几近别离亏损了近十万石。
赵虞笑着说道:“汝阳的百姓以一百钱一石的代价从赵、郑两家购入了米,即便他们以一百二十钱的代价卖给了河南的商贾或我鲁叶共济会派来的商贾,他们手中也又有钱了,有钱了,你猜会做甚么呢?”
而后,鲁叶共济会在汝南就收敛了很多,但此时城内,赵氏米铺早已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头,汝南县城又开端了一场赵家对郑家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