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掌珠》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4.第004章:入城[第1页/共2页]

至此,阿妩悬着的心才略微放了放。

贵爵将相宁有种乎?当日刘巽等自夸不凡的世家后辈欺负主上时,怕是没想到他能有本日雄才。

至此,他便对这些个所谓的门阀贵族再无好感。

蔺荀治军松散,军纪森明,与之比武之军,无不败与其部下。

匈奴气势汹汹,挥师南下,一起打到洛阳,掳走了卢太后与新帝。匈奴人也知中原正视正统,加上其羽翼未丰,外有其他民族觊觎,不敢冒然称帝,只好挟持仅仅三岁的新帝,匈奴首级以国师自居,权势滔天。

蔺荀盘腿席地而坐,扬眉,“伯先公然料事如神。”说着,将生硬的右手胳膊探了出来。

短短几年,蔺氏兄弟二人军功不竭,逐步立名,成为高措部下数一数二的虎将。

据闻蔺荀与其兄蔺久曾为临淮王府中之奴,厥后不知何故竟从了军,于承平二年插手高阳郡守高措麾下。

蔺氏兄弟与高措定见反面,蔺久夙来心善,晓得此过后盗了高措的手令,想偷开城门。高措晓得,大怒,意趁此机遇诛杀名誉渐盛的兄弟二人。

越到前面,占有城外的流民便越多,久驱不散。

琅琊王氏便是南迁的氏族中的一员。

承平五年这场动乱,算是他名声崛起的第一步。

蔺荀前脚派人驻扎进汝南王府,肯定统统无碍,后脚便仓促扎进了一间院子。

阿妩几番表示下,王氏终是开了城门,迎蔺荀入内。

高措之以是不采取流民,不过是其身上有利可图罢了。

可即便如此,他手中权势不但未减,反而愈盛,现在魏帝与卢太后见了他,都要谦逊三分。

最后一战,临淮王不幸兵败,而后仓促逃窜,借着阵势偏安江左。

……

那一夜,洛阳宫内血流成河。

大魏持续近十年的诸王之乱,终究在承平六年,以南阳王大败临淮王宣布结束。

元和二年冬,魏帝刘矩即位第二年,胡人猖獗达到顶峰,本觉得大魏江山就此沦落,熟料蔺荀带领其众,劈面而上,渐从胡人手中光复中原失地。

起先朝廷与北方各大师族还会固执抵当,可跟着洛阳沦亡,国不成国,败仗越积越多,最后的庄严也被胡人的铁蹄踏碎。时人深感大厦将倾,有力回天,为求保存,很多人舍了北方故里,转而南迁。

匈奴周边鲜卑羌羯等部落见状眼红,有样学样,再次蠢蠢欲动,意犯中原。

承平五年,因诸王争霸,得空顾及边关,北方胡人趁机出境,虐杀北方无数百姓,百姓被迫往南,欲往高阳投奔高措,谁知他竟以城满粮竭为由,回绝百姓入门。可对有身份的世家贵族,他却大敞城门,扫榻相迎。

只是这份光荣却碍了好些人的眼。

梁正阴阳怪气哼道:“这华容郡主真真不识好歹,她为王邈所弃,主上不计前嫌,千里来求。她倒好,非要故作姿势登上那城墙,若非主上及时禁止,以身相护代她受了这很多打击,恐怕――”余下的话对上蔺荀冷厉的眼神,戛但是止。

南阳王即位不到一年就因痛风而死,留下三岁季子刘矩与皇后卢氏。

梁正惶然,额生盗汗,“部属讲错,主上容情。”

实在当时城内的环境是完整足以采取五千流民的,何况这批南迁的流民,十之六七为妇孺。

其他各地流民闻得此讯,皆率其众来投,蔺荀占山为王,阵容渐大,也由此成为盘据一方的军阀。

蔺久不幸被捕,高措先将之重伤,再以他为饵激愤流民。流民听言是蔺久命令回绝他们入内,还向高处献计企图将他们射杀,气愤不已,群起而攻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