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张居正》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回 演蛤蟆戏天子罚跪 说舍利珠内相谗言[第4页/共10页]

朱翊钧说这番话时,常日的稚气与玩皮都尽行收敛,换成满脸的严厉。特别难能宝贵的是,他层次清楚,提出的措置定见,即不悖情面又保护皇家庄严。李贵妃并没有因本身的定见被儿子反对而活力。相反,她显得非常欢畅。只见她此时眼睛大放光彩,以赞美的口气问冯保:

冯保条陈明白,语见忠恳。李贵妃大为打动,心想这等谅解主子的主子,另有甚么不值得信赖的!何况冯保提到她是“观音再世”,儿子即位那天,以容儿为首的八个身边宫女也这么说过,还送了一幅她们自绣的观音像。外头既有这等舆情,本身看来还很多做救苦救难的善事。这么想过,李贵妃温婉一笑,把手上的念珠提了一提,说道:

“先帝驾崩之日,朝廷早已诏告天下,先帝是因久病不治而龙驭上宾,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先帝病死,这是正终,设若审判王九思,这妖道从实招来,说先帝是因吃了他制的春药而死,先帝岂不是死于非命?天下岂不嘲笑先帝是个色魔?千秋后代,昭昭史笔,又该如何评价先帝的为人呢?”

却说徐爵那次自南京归后,就一向与胡自皋保持联络。一日收到胡自皋的来信,告之那串菩提达摩佛珠能够有假。南都城里,本来就有一些制造假古玩的妙手,他们仿造古瓷古画,几可乱真,更不要说那串谁都没有见过的菩提达摩佛珠。徐爵听后大惊,赶紧派了两小我前去南京,会同胡自皋一块儿去找那位出售佛珠的师爷。那里还能找获得?听四周人讲,那位师爷赁居藕香斋前后也不到一个月时候,是以街坊谁也说不清此人的来源踪迹。徐爵这才感到,“师爷”在南京的呈现,原是专门为了设局骗卖“佛珠”的。他晓得此事如果败露,冯保定不会轻饶他,唯一的处理之道,是找到那位“师爷”,追回三万两银子。偌大一个南京,找寻一小我尚且不易,何况此人说不定已经逃逸。江南之大,寻此“师爷”更是如同大海捞针了。幸亏徐爵胆小心细,仰借冯保的权势动用东厂布在江南的耳目,通过红黑两道,硬是把躲藏在姑苏府角直镇的那位“师爷”提溜了出来。这类事不便上官府鞠问,徐爵部下人把“师爷”弄到沉湖边上一座荒寺鞫审。“师爷”开首嘴硬,硬是不承认造假,一顿科罚下来,“师爷”架不住,只得承认那串“菩提达摩佛珠”的确是他一手造出的。所谓一百零八颗舍利子,全都是羊骨头经打磨特制而成的。幸亏那一张三万两的银票兑出后,分文未动。徐爵部下人便取了这三万两银子,径安闲姑苏府换成了银票。然后把那位“师爷”押到船上,划进姑苏边上的沉湖,绑着石头丢进湖底喂鱼了。两位办事人昨儿夜里才赶回京师。

经不住冯保这么逼问,徐爵便讲出了采办菩提达摩佛珠的后续故事。

冯保说罢,唤人把那把金茶壶送了出去。李贵妃接过来几次看过,不由勾起对旧事的回想:隆庆元年,穆宗即位时下旨内宫银作局制作了二十把金茶壶,用以犒赏嫔妃。恭妃是穆宗第一次诏封八位妃子中的一名,故也得了一把金茶壶。现在,穆宗方才龙驭上宾,恭妃就要拿这把金茶壶出去典当给父亲治病,李贵妃内心很不是滋味。她倒不是抱怨恭妃寡情薄义,不珍惜先帝夫君的犒赏,而是将心比心,对恭妃寄予深深的怜悯。穆宗即位今后,对宫内各色人等的犒赏非常之少,嫔妃们暗里有些群情,却又不敢向皇上提出来,不要说她们蓄私房钱,就是头面金饰,也有两年多没有添置,为了这件事,宫府之间还闹了很多冲突。一想起这些旧事,李贵妃禁不住唉声感喟,数落了一回,她把那把金茶壶递给冯保,叮咛说:“这件事不能怪恭妃,她也是穷得没体例,这把金茶壶还是让她拿回娘家吧,她父亲治病要紧。”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