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掌舵》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 一盘残局,究竟如何收场[第1页/共6页]

听完贺小军的先容,世人大发感慨,现在要在中国找一桌没利用味精的宴席,实在不轻易。杜林祥动起筷子,连续夹了桌上的北京熏肉、白扒鲍鱼咀嚼,这不消味精而用高汤调味的菜肴,公然别有一番风味。

恰好,明天,安幼琪从北京打来电话,说她联络到一家气力薄弱的企业,成心一口气吃下摩天大楼多个楼层,并且报价较为优惠。这段时候,杜林祥、安幼琪、高超勇等企业高管,整天都在内里找卖主,北京、上海不晓得去过多少趟,最后却没有一桩买卖能谈成。电话里,杜林祥都有些心灰意冷:“这事靠谱吗?别到时又空跑一趟。”

吕有顺也很心急。摩天大楼是他作为市长的政绩工程。当初他力排众议,主伸开辟河州新城,这座摩天大楼就是河州新城的地标修建。最后真要成了烂尾楼,他这个市长也是颜面无光。为了帮忙杜林祥,吕有顺可谓不遗余力,银行的存款希冀不上,吕有趁便四周联络气力薄弱的企业,但愿有人买下摩天大楼的部分楼层,如许纬通个人就能回笼大笔现金,度过目前的危急。

走进小院,内里的装修却简朴得要紧。不要说北京、上海的大旅店,就连河州的初级餐厅,其装潢之讲求,也要赛过厉家菜很多。李光亮在一旁先容说,厉家菜最早每周只开一桌,但是预订者应接不暇,才放宽为每周周六和周日两桌,又颠末一段时候,才改成每天都能欢迎客人。并且,偶然预订了也不必然能吃上。因为一些本国元首访华时,点名要吃厉家菜,这些大人物一旦驾到,四周的安保天然非常周到,浅显人是进不来的。

无法之下,新加坡方面只得安排曾荫权去另一家一样久负盛名的肉骨茶店“阿华”用餐。阿华的老板倒是很用心,专门采购上好的猪腰和猪肚等为特首加料。曾荫权咀嚼以后,也竖起大拇指赞不断口。不过,那次事件以后,黄亚细的名誉却一下子远超阿华,每天上门的门客排起长龙。想来也不奇特,一家欢迎过大人物的餐厅和一家敢让大人物吃闭门羹的餐厅,谁更能激起消耗者的兴趣?

<h2 class="section j-chapter yd-marbom-20 yd-lineheight-3" data-titlelevel="2" data-paragraphid="fba1588358254fc6b9acaf33214991b1_5">1 一盘残局,究竟如何结束</h2>

“那倒不是。”贺小军说,“中国前人做菜,只能用熬制的高汤来调味。其合用高汤调味,远比味精更加鲜美,只是本钱太高。以是日本人发明味精以后,便在中国大受欢迎。而我们明天吃的厉家菜,最大特性就是保持了宫廷菜的传统做法,毫不利用味精,而是用高贵的高汤来调味。”

但是很快,杜林祥便烦恼起来。身患感冒的他,对柳絮呈现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眼结膜发红,乃至另有间歇性失眠。接下来在北京的几天,他不得已去病院打了脱敏针。

一行人这可算长了见地!现在哪家哪户的厨房里没有味精?可很多人并不晓得,这其中国菜最首要的调味品,竟然是日本人一百年前发明的东西。怪不得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唯独没有味精。敢情中国人之前烧菜,底子是不消味精的。

本来得了感冒,又颠末长途飞翔有些怠倦的杜林祥,现在也强打起精力说:“贺董,你好!明天我们这些乡巴佬进到都城,还要你多多关照。”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