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牛岛尺(二)[第2页/共2页]
不过很快他就碰到了困难――这些工匠都不识字,本身即便测量出来了相干的尺寸,可要让工匠们都记着实在太难堪人,记着了这个就忘了阿谁。
“只要你们朝着这个方向尽力,牛岛就会变成这个模样!”楚凡果断地说道,“跟着我们东印度公司的货色销往大明各地,逐步地大明的工匠们也会遭到我们的影响,总有一天,全部大明都会用我们东印度公司的标准!……标准化,就从我们开端!就从现在开端!”
拉着世人坐下后,楚凡开端更深层次的阐述标准化的好处:统统零部件都同一后,起首是枪弹便能够定装了,再不消向现在如许要事前筹办好大小不一的铅丸,以便适应鸟铳的口径;而铳管口径分歧、厚薄分歧,再加上定装枪弹的铅丸和药包都是一样的,炸膛的风险就大大降落,安然有了保障,还怕火线将士不抢着用?
他想到的体例,就是用究竟说话,如许最能让民气服口服。
“让大明变成这个模样不成能,”楚凡目光炯炯地说道,“但让牛岛变成这个模样,可就要看你们的了!”
他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寒气。
他吃惊的是,楚凡这个构思实在太弘大,实在太难实现――要教会这些工匠认字儿识数,这得花多少水磨工夫和时候呀?
“公宰,阳明公教诲我们,凡事需身材力行,方才可证道,”楚凡看着一脸骇怪的三个师侄道,“我想说的是,任何事情不敢想不肯做,乃是做学问最大的停滞!……你们想想,当初阳明公孤身一人进入吉安城时,他如果不敢想打败宁王,能在戋戋数月就募集了数万兵卒吗?以宁王腐败江西的气势,他如果不敢罢休去做,能够擒获宁王吗?”
作为西学门人,孙和斗倒不像其他读书人那么敝帚自珍,把笔墨看得那么崇高,以为不是卑贱的工匠能学的。
交来回回好几个回合后,孙和斗终究明白了楚凡的处理计划:教工匠认字儿识数!
恰在此时,那位金饰匠送来了造好的游标卡尺,楚凡恰好用来向大师解释标准化最首要的一个观点――公差。
用游标卡尺测量了登州鸟铳和鲁密铳分歧部位的差异后,孙和斗第一个了解了公差――他感觉所谓公差就是在不影响通用性的根本上,能够答应的偏差。
登时成圣的王阳明是明末统统士子非常崇拜的表率,楚凡把他平生中最对劲的安定宁王这事搬出来,公然让孙和斗他们堕入了深思。
【礼拜四第四弹!夜已深,祝大大们晚安:)】
装完鲁密铳,楚凡又拿了三支从登州买来的鸟铳,一样拆散了让毛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