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继续变法[第2页/共2页]
“传闻郭氏一族,在朝堂上有高官,平时连县尹大人都不敢等闲招惹。”
熊午良点了点头:“墨家培养出来的人才,节约务实,有大局观……确切可堪一用。”
只能说,稷放学宫消逝的机会太好了!
新的政令被张贴在各个县城的城门上,有专人保护,为那些不识字的黔黎大声宣讲。
……
处所上的官吏,都出自本地的豪族大族——这些大族常常在本地盘踞几十年乃至数百年,论起在百姓内心积威深重,比之官府更甚。
……
像是墨、法、道、儒等学派,固然各有好坏,但是他们传授出来的门生充当基层小吏,必定是绰绰不足的。
固然喝彩声阵阵,但是脚步却像被灌了铅一样,谁也不敢‘胡胡说话’,更别提揭露了。
像是阴阳家这帮算命的神棍也有感化——好歹能够看看星象,如果能揣摩出气候阴晴的规律,也算是能对封地做出进献。
“别看主君的话说得好听……”
一座一座学宫观光下来,熊午良也大为赞叹——现在曲阳书院的昌隆,让他这个初创人也始料不及。
这座学宫里收支的人皆是一身粗布衣裳——衣食简朴,也是墨家学子的特性之一。
……
那憨直的大汉目瞪口呆,一时后怕,竟满头大汗,连连拱手作辑:“多谢各位指导……受教,受教了!”
爽!
骑着快马的骑士抱着一大捆纸卷,从曲阳侯府奔驰而出,奔出曲阳城,直奔平阿、山桑、钟离……
……
鼓励布衣揭露,查实后予以重赏!
而曲阳尹屈原在沉寂了大半年以后,推出了第二道政令——查弊令!
“你敢揭露他们的人,你不要命了?”
“只是……如何辩白这些人的好坏,还非常毒手……封地富庶,百姓家中皆不足粮,即使处所官吏剥削些许,也不至于活不下去。就算主君鼓励百姓告发,恐怕也见效甚微。”
熊午良有专司谍报事情的青羽卫,即便在万军丛中也能密查动静……对于这些防备松弛的小家属,实在是牛刀杀鸡了。
确切。
若不是万不得已,哪个老百姓敢获咎这些大族?
刚好书院方才建立,便有了联军伐齐之战……稷放学宫因战乱离散,曲阳书院又适时地开出了优厚的报酬……相称于把齐国稷放学宫这个久负盛名的学术圣地,连根儿端到了熊午良的封地里。
“像是之前主君碰到的那种讹诈客商、收受贿赂的赃官贪吏,十足要峻厉惩办。”
向书院深处走一段间隔,便到了各个学派治学的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