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赵国之行[第1页/共4页]
想了想,蒙仲决定趁着前去赵国的余暇,给乐毅写一封手札。
听着蒙仲一脸唏嘘地报告当年的故事,赵胜与赵豹心中都不是滋味。
简而言之,现在的魏宋韩三国,仿佛就是当年方才分炊的魏、赵、韩三国——当时髦且连合的三晋,当真是横扫周边诸国,势不成挡。
“两位公子言重了。”
蒙仲点点头说道:“大梁那边,正在存眷于魏王、韩王、宋王三者会盟于陶邑的事,出使赵国,是我小我的决定。”
写完手札后,蒙仲又重新观阅了一遍,旋即唤来马车随行的两名方城马队,叮咛道:“立即送至商丘,交于华虎,叫华虎派马队送往齐郡,交给燕国的昌国君乐毅。”
但蒙仲也不知乐毅有没有想过,固然他胜利地诱使楚国的将领淖齿杀死了齐王地步,但现在占有了齐国五分之三国土的,倒是燕国的军队,就凭这一点,乐毅能希冀将齐人对他们的恨意转嫁一部分到楚国身上?
得知兄弟俩的意向后,蒙仲想了想,恳请说道:“倘若不介怀的话,鄙人但愿去沙丘行宫看看,再去灵丘拜祭一下赵主父。”
……当今的齐人,传闻大多都对齐王地步不满,你借淖齿之手杀死了地步,自以为占到了便宜,但究竟上,赢利更大的恰是那些齐人,他们早不满于齐王地步的统治,但碍于名分,不敢公开对抗,可现在齐王地步已死,他们便能够顺理成章地搀扶齐王地步的子侄,从中遴选一人拥立,换而言之,杀死齐王地步,并不能完整崩溃齐人的斗志,反而会加强这些人匡扶国度的意志……
在蒙仲看来,乐毅应当设法拉拢齐国的公族,也就是那批像当年的‘田甲’一样,曾经被齐王地步强行收回封邑的田氏贵族。
这兄弟俩的呈现,让蒙仲感到有些不测,毕竟蒙仲想过驱逐他的人会是肥幼、赵贲,乃至是李兑的儿子李跻,却未曾想过会是赵胜、赵豹兄弟——毕竟这两位赵国公子,蒙仲对他们的印象仍逗留在十年前他跟从赵主父参与的几次宫廷宴会中,当时的赵胜与赵豹二人才十来岁罢了。
赵胜与赵豹对视了一眼,前者吞吞吐吐地说道:“王兄……眼下不在邯郸。”
又过了几日,赵国邯郸那边收到了蒙仲的动静,但是,此时的赵王何却不在邯郸,他在亲信臣子肥幼的伴随下,再次前赴离石与秦王嬴稷会晤去了,现在在邯郸主事的,乃是赵王何的胞弟,平原君赵胜。
数今后,蒙仲先到达了魏国北方的边疆重城,邺城,见到了已成为邺城令的唐直。
可现现在,蒙仲已成为魏宋两国的大司马,成为秦国最顾忌的魏国将领,光是这两点,就足以让赵胜打起十二分精力。
十年前,当蒙仲还在赵国时,赵胜与弟弟赵豹才十来岁,既与政治无缘,也并未认识到当时的蒙仲有甚么过人之处。
特别是赵国,毕竟赵国的体量不如秦国,也没有像秦国那么多的擅战将领,倘若赵国与魏国产生抵触,赵国底子抵挡不住魏宋韩三国联军的打击,是以,赵国急着接管秦国的示好,试图结合秦国的力量来威慑魏国,让魏国不敢等闲对赵国动武,这倒也不是甚么难以瞻望的事。
“……齐王失德,现现在齐人对燕国的抵当,源于他们对齐国的虔诚。我传闻燕军还未打下即墨城,即墨城,我记得乃是由即墨大夫管理,据我所知,在齐威王期间,齐威王任命田种首担负即墨大夫,现在的即墨大夫,信赖是田种首的先人。这些田种首的先人,他们一定承认现在的齐王地步,但信赖他们仍尽忠着齐威王、齐宣王,我并不以为杀死齐王地步便能崩溃齐人抵当燕国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