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年谱[第4页/共4页]
1858年(咸丰八年)48岁5月19日,李续宾、杨岳斌率水陆两军攻陷九江。弟国华入李幕。7月13日,接上谕命其出办浙江军务,17日启程。8月5日,抵武昌。与胡林翼构和进兵、筹饷之策。11月15日,李续宾、曾国华死于三河之役。12月,作《爱民歌》以训湘军。
1865年(同治四年)55岁1月,选汉唐以来各臣奏疏17首,编《鸣原堂论文》。3月,主持补葺种山、尊经两书院。收养八百孤寒后辈,并从本身养廉银中捐款课奖。5月26日,接上谕:率军赴山东剿捻。6月,主持清算《王船山遣书》脱稿,共320卷,交金陵书局出版。6月18日,北上剿捻之策: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9月,经杨州、清江浦抵徐州。一起调兵设防堵围,沿途又张榜招员。10月,将金陵制造局上迁海虹口,和李鸿章原设的炮局及购自美国人的铁厂归并,再加容闳购回的百多部机器建成江南制造总局。12月,核定长江海军永久章程及营制营规。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33岁4月,升任翰林院侍讲。7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12月,充文渊阁校理。
1870年(同治九年)60岁4月,肝病日重,右目完整失明。奏准病假一月。5月续假一月。6月,天津教案产生,受命前去措置。7月11日,抵津。出令放告,要求津民据实揭露揭露。23日,法国公使罗叔亚来见,要求杀天津道员、知府、知县为法领事抵命,并以战役相威胁,曾国藩严词回绝。24日,奏陈:挖眼剖心,全无实据;津民生愤,事出有因。8月,奏陈:本案凶犯已拿获九名,惟罗叔亚意欲“三员议抵”,断难允求。府、县本无大过送交刑部已属情轻法重。9月,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曾国藩调任两任总督,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10月17日,启程南下。11月3日,六十大寿,御赐“勋高柱石”匾额。24日,作家训日课四条:一曰慎读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说,四曰习劳则神钦。
1866年(同治五年)湘军总领曾国藩奉令进驻周家口,以钦差大臣的重权身份,督师剿捻。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34岁8月,郭嵩焘引江忠源来见,结为师生。派充翰林院教习庶吉人。
1871年(同治十年)61岁8月19日,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第出洋学艺折》。9月,观察水陆各营防务、练习环境。11月抵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