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POV:刘如意 远大规划[第1页/共3页]
“何谓‘大同社会’?”公子睁大了眼睛,严肃地扫视着世人,缓缓背诵出一段话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好。故交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是公子昨日做了梦,有神仙入梦传他以海上仙海图;还是说公子借来了女娲娘娘的息壤,往地上一抛就是一块富庶膏壤?
但是他顿时又回过神来,这画饼固然好,只是难充饥。这大明早就人满为患,如果有这么一块处所早就有人去耕作了,如何会没人居住呢?
只要目标是公理的,手腕也就是公理的!
“但是没见过不即是不能实现,大家没见过仁义长甚么样,谁又能说这个天下上没有仁义呢?”
刘快意不晓得这小我是不是公子安排好的人,但是既然有人开了头,天然有自夸见多识广的士子过来拥戴:“恰是如此!我有老友曾经出海,被风波卷至这夷洲岛,据他说岛上虽有大陆移民,人数却并未几,岛上原有土著,倒是民风蛮横,不通教养,部落间相互仇杀,只知猎头为乐的!”
如许想着,刘快意目光灼灼,果断不移。
“这是因为厥后的儒家学者把经念歪了,孔子身后,儒分为八,而唯有孟子所传为正宗,自孟子以后,圣学中衰矣!”
看着台下群情纷繁的士子,公子俄然暴露了一丝奥秘的浅笑:“你们是不是感觉我被吓傻了,感觉我纸上谈兵?”
士子们相互交换着本身的所知,大改之前的懊损绝望,他们本来觉得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是没法挽回,柳公子却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活路,这条路固然看上去困难险阻,但是毕竟比没有路要好的多了,而如果他们能早早跟着公子前去夷洲开荒,只怕每小我都能分上几百数千亩地,移民一多就是处所官员,比在南直苦苦科考来的有前程多了!
生员们没有说话,他们固然不满,却不肯意质疑这个带他们一起走出来的魁首,以是他们用沉默来表示不满。
“如果我们前去这夷洲岛,从大陆移民畴昔,营私子为夷洲知府,用这大同之玄门化上十年八年,一定就不能建立一个大同社会,到时候就能给大明做个树模,天然有有识之士推而行之,我等就是一代先贤,必定要陪祀孔庙的!”
“拓土夷洲,天下大同!”
刘快意沉默不语,公子不是第一次说韩、二程、朱诸子为妖儒、贼儒了,但是当众如许讲却还是第一次。在他看来,宋朝理学天然有本身的一套,能够和汉学交相辉映,可谓学林双璧,但是眼下公子要搞本身的一套,就只好捐躯他们了。
“如果搞得好,也就罢了,但是为甚么唐朝藩镇盘据,寺人乱权,宋朝北虏入侵,二帝北狩,元朝膻腥各处,杀人如草,本朝建奴跳梁,搏斗监生呢?”
生员们面面相觑,谁不晓得如许一个社会是最好的社会,是对他们最无益的社会?但是这就仿佛有人在对你喋喋不休地报告有钱的好处,但是你听得心旌摇摆、神驰不已的时候却俄然一摸口袋,暴露一丝苦笑――大同固然好,阮囊却羞怯!
仿佛是看到了生员们的质疑,公子缓缓开口了:“此地春秋战国期间称为‘岛夷’,秦朝称‘瀛州’”;三国期间称‘夷洲’,吴主孙权便曾派人前去看望;隋朝至元朝称‘流求’,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统领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