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辘辘尘道犯胡兵(上)[第1页/共3页]
李师中的行列已经走远,只看着一条尘龙滚滚西去。被逼到路边的民伕们纷繁把骡车赶上官道,王舜臣来到韩冈身边,“韩秀才,该走了!”
“这不是当然的?!秦凤经略相公啊,天下文官武官数以万计,但在他之上的也没多少。如果入朝,再升一步便是一任宰执了。”
看着身着紫袍的李师中气势轩昂的骑在一匹高俊的枣红色河西良顿时,在众军的护持下从面前穿行而过。韩冈神思俄然间有些恍忽,究竟是在甚么时候,汉人的文吏衰弱得连马背也爬不上去了呢?
‘返来得实在太晚了!’
——这还是修文偃武的宋朝!并且还是北方的良好养马地皆尽丧失,战马数量不敷的宋朝!而明清,不缺地,不缺马,文官们却都是以报酬畜,不坐肩舆就走不了路。
“是经略李相公!”
‘如果他能早几天从陇城县返来就好了。’韩冈心中不无遗憾的想着。
李师中位高权重权势,其人出行自是闲人远避。虽不像天子出巡要沿途人家摆起香案、山呼叩拜,但远趋避道,倒是少不了的。
韩冈瞧着两人的神采,有一半好似因为王舜臣背在身后的双手正用力捏着他的那柄马鞭,但更多的应当是想着前面把场子找返来,而在忍着一时之气。
四周的百姓都是惯会做买卖的,背景吃山,靠水吃水。靠着虎帐,那就做着内里过往军队的买卖。为了多谢王舜臣互助,韩冈在内里买了酒肉返来,用饭谈天趁便拉拉干系——也多亏韩千六在临解缆时,塞了一贯多一点的大小钱给他,不然也没钱做这些。
“好威风……”看着李师中的行列,王舜臣则是别的一种表情。
注2:私窠子,就是私娼记院,与教坊司官记相对。
秦凤路的经略相公为了就近调配运送给笼竿城和甘谷城的军需物质,他在陇城县上——也就是韩冈去甘谷城这条路的第一站——整整待了半个月之久,直到此时,方才回镇治所。
韩冈回神过来,对王舜臣歉然一笑。
王舜臣板着脸站在营房中,他威风凛冽的经验着一众民伕,三十多人老诚恳实的站成两排低头听教。按理说辎重队的领队是韩冈,而王舜臣不过是顺道同业的外人,就算经验,也该韩冈出头。可韩冈就在中间站着看着,而董超和薛廿八被逼着跟民伕们站在一起,只冷着脸,甚么都没说。
在宿世,韩冈老是觉得文官乘轿,武官骑马是当代的常例。但在这个期间,连文官也多是骑马,少有坐轿乘肩舆的。以报酬畜,名声上殊不好听。就算是宰相,除非是大哥腿脚不便,获得天子特旨赐以肩舆,不然也一样是骑着马入宫。
这一整条行列重新到尾有近一里长,人数约莫七八百。只看此中带甲马队的数量,少说也有一个批示的兵力。秦州虽是火线,但马队始终未几——或者说,全部大宋的马队数量都是少得不幸——秦州连着蕃兵、汉军一起算上,也不过五千高低。而现下在韩冈面前鱼贯而过的步队,就占了此中的非常之一。
固然如此答复,但站在路边,韩冈看着浩浩大荡的保护着李师中的马队步队,心中还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半是恋慕,半是巴望。恋慕他的权势,巴望的也是李师中现在具有的权势。
能做秦凤路经略使,在大宋文官序列内,提及来应当能排进最前面的三五十人之列了。大宋的处所行政区划,从下到上是镇(乡)、县(皋牢州)、州(府军监)、路(京)这四级,此中路是最大的区划单位。
韩冈对此军规倒是体味不深,但能帮着困住薛董二人,自不会有二话——如果薛廿八和董超敢犯军条,他绝对会乘机废掉两人的腿——何况这条令也不是用来束缚他。先去查抄了一下车辆,另有牲口的食水,让值守的民伕好生的把守。而后韩冈又去了虎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