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1页/共2页]
此时三个女孩正坐在二楼的雅间里吃吃喝喝,窗户开得大大的,用一张纱屏粉饰住外人的视野,楼下平话人的声音却能够清楚地传出去。
本日的故事讲完了,大堂里坐着听书的人大多散去了,可那平话人却并没有急着走,而是和那几个墨客聊了起来。看他们聊得投机热络的模样,想来伴计说的不假,他们应是连续来听好些天了。
……
门内,赵子孟俄然头痛欲裂,但影象却还是恍惚一片。
公然,只在门口听了他鞠问的几句话,昭昭便猜测出了部分究竟。
平话人道:“唉……诸位有所不知,前朝宋国公赵匡胤兵变,按律该当族诛。然周世宗念其昔年功劳,使其子德芳之遗腹子惟宪免于极刑,特许德芳之妻携襁褓中的季子定居江南,耕读传家,百年内不成退隐。大周末年天灾*,惟宪之孙赵世剡幼年丧父,不得已削发为僧。而后出家,帮手我朝太-祖交战天下,立下不世功劳,封为成国公……有此先例在,太宗如何能容阮相血脉存活于世?”
当时昭昭才晓得昔年杨延昭将军为抗辽所筑的地下防备工事庞大非常,她家密道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赵子孟本就欲重新启用那些隧道,便批示杨家军重新勘察,绘制出新的舆图,又重新增加了入口处的构造。以后昭昭也不知赵子孟他们究竟是搬到那边去了,不过遵循他的心性,在没有完整规复影象之前他定是不会等闲在地上露面,想来应是还藏匿在地下某处了。
不待二人答话,却听一个阴测测的声声响起:“中间的意义是,先皇的气度不若那前朝的柴荣?”
心机深沉、不露端倪,这确是赵子孟的行事风格。
但现在说这些都毫偶然义了。这辈子,她未曾对他痴缠卖乖,他也不再对她心软特别,他和她之间几无交谊可言。
她之前一向觉得赵子孟宿世的失忆是假装的,却不料他竟是真的临时性地落空了部分影象。想来那日她赶去丰乐楼而杨悸鹿一小我折归去给他送干粮的时候他就已经醒了,三言两语旁敲侧击出了一些信息。因为并非是对本身的处境一无所知,赵子孟这辈子就隐下了本身失忆的事情。
不管如何,昭昭此生都不欲与他再有纠葛。自赵子孟搬离原处后,她便封死了她家正房里的密道入口。
她太熟谙他了。
大周末年,末帝重用奸臣、寺人,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夫连续揭竿而起。宣和九年,两浙路、江南东路一带,有一青年李茂自称乃是唐昭宗李晔第七子、祁王李祺的后嗣,策动农夫叛逆,阵容颇大。
之前有一日昭昭和茯苓一同上街时,看到街边一个粗陋的平话棚内,一大群人都堆积在那边津津有味地听平话。昭昭叫停了马车,也悄悄地听了一会儿,感觉那平话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不但嘴皮子麻溜得很,脑筋也转得快,讲出来的故事活矫捷现让人忍不住想要听下去。
在场诸人闻言俱是心中一凛。
这几日说的乃是豪杰辈出的三国旧事,有几个墨客模样的人听得非常当真,听楼下伴计说这些人已经连续来听了好些天了。
那李茂乃是一代枭雄,麾下有一谋臣三武将,君臣相得,徒手打下了万里江山。宣和十二年称王,宣和十五年称帝,年号建武。建武元年,太-祖告宗庙、行过继之礼,册封妻弟为皇太弟。建武二年无子而终。
那平话人听罢也叹道:“若论当世文曲星,前朝薛、目前阮。俱往矣。”
昭昭垂首敛目,缓缓分开了隧道。
“二位兄长慎言,建元二十六年,阮氏因谋逆罪族诛。此案乃先皇钦定,早已盖棺定论,把稳祸从口出。”中间一个看着慎重的灰衣墨客出言提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