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霜月迷行处 - 第149话[第2页/共3页]
“无忧如有雅兴,焚俗志愿相陪。”
“恰是,恰是。”花焚俗一笑,见火线季隋三人渐行渐远,这便稍一倾身,单臂前伸,柔声道:“无忧,请。”
无忧心下稍慰,然思及血脉正统,念及冯怒之障,隐忧不时。
无忧感花焚俗言语得宜,气质清雅,自是生了好感,朝三人一一施礼,柔声缓道:“无忧见过诸位。“
无忧却未有应,驻马四顾,陡感苦楚,耳畔闻花焚俗朗声道:“不是狂心贪燕乐,年来白发满头新。”
“明组邑内,皆是琐事,若论大事,恐不过浴月固障。“花焚俗脚步未停,轻道:”然此一事,非玉娘娘不成,吾等故意有力,便只得坐享其成,贪个安逸。“
那三子正中一名,见状稍一上前,轻道:“无忧女人,鄙人花焚俗,此位乃是隋家兰骨兄长,这位是季家绍鳞兄长,亦是珊奴亲兄。”
玉唾先是调集族中父老齐聚,共商此事,待得定论,这便将族众召至一处,将无忧出身当众奉告,算是坐实其宗,认祖归返。
“想来玉娘娘已然奉告,浴月之举,唯尔一脉可行?”
无忧终是于明组邑部安设下来。
二人一前一后,纵马奔驰。
闻无忧感慨,隋兰骨同珊奴相视一笑,轻道:“吾等常于此地,放马打草,既是谋生,亦是消遣。”
花焚俗自是不知无忧所思,见其情状,不明就里,轻声喃喃:“想来,那太阴典便是祖上为防尔之一脉无觉得继,方辟门路,以备不时之需。”
无忧瞧一眼珊奴,欲令其一一举荐,怎料珊奴唯不过痴笑,早因来人忘言。无忧眉头微蹙,摇首轻叹。
“玉娘娘得无忧投奔,应是吾明组邑整部之幸。若非如此,即便花家后辈循祖上‘太阴典’习练,也难保大法可成。“
花焚俗见状,虽已吁马扯缰,却仍多行出二三丈去。
无忧目珠微转,点头呼应,半晌,再道:“姨母事忙,克日多得珊奴照顾,未想本日还引了诸位兄长前来,万望莫误了诸位大事才好。”
五人前后行了约莫半个时候,路过之处,原草离离,绿柳青霄,相映成趣。
花焚俗眉头一攒,轻道:“当时玉娘娘尚未接掌部族,光阴长远,吾亦未有多闻;只是曾听长辈提及,说是那人练成此法,出了虺海,往别处建了隔海障,自主为主。”
无忧见状,又再打眼扫其摆布,左一名流高马大,看着实在壮硕,身被杏黄披风,内里则是水色长袍,面色沉毅;右边来人乃是一袭竹青长袍,冠上佩玉。见三情面状,无忧心下暗道:明组邑财帛到处,诸人皆不怜惜,大家绾金坠玉,倒也难辨身份。
“海底竟有如此广原!”
“深海之下,难见日轮。朗朗春光,皆不过冯怒障之功。“花焚俗一言既落,见无忧面上欣然,抿唇微舔,接道:”然夜幕之时,风景绝伦。圆月天涯,触手当及。“
无忧闻声,不由接道:“如此说来,身负浴月之法,到处可得海底桃源,水下洞天?”
花焚俗抿唇,轻叹口气,方道:”焚俗曾闻家母偶尔提及,家父本应迎娶玉娘娘之妹,未料......“
无忧目不暇接,见黛山霞烟,过幽涧细泉,若非早知,怎能猜想此地竟是万丈深海之下?
“就是,就是!”珊奴闻声,一面拍掌,一面近了无忧,侧头靠于无忧肩畔,两手合于胸前,轻道:“女人来了多日,恐不得暇,待彻夜,珊奴带女人于室外亭上少坐,便可得见。”
无忧点头,抬眉见花焚俗垂目正视,又闻其接道:“明组邑部隐于虺海万年不足,玉娘娘一家代代为主,浴沉月,得兔耳,护樊篱,以保吾部族安然海底,无波无浪,无灾有害。然千年前,玉娘娘未能同吾花家攀亲,无有所出,便有后继无人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