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徽歙朝奉第五十五章[第1页/共3页]
山高水迅,石险浪激,将要远走他乡的游子们都是泪满了衣衿,他们依依不舍地与亲人道别,有人嘶声唱道:“宿世不修,生在徽歙,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又有人高喝哀哭:“徽歙朝奉,本身保重。”
这便了拜别了罢!她经历过无数次的拜别,深知很多的再见,便是再也不见,后会无期。
说着,他又是一笑,嘴角上扬,眼角下弯,好似嫌她不敷恼,又坏笑着提示她道:“你但是要服侍主子的,今后可莫再记茬事了!”
对上她迷惑的目光,柳凤寒笑笑卖起了关子,走了好久,直至太阳初升,宽广浩大的江流已在面前。他才放慢了法度,懒洋洋拍了拍肩上的麻布袋,嗓音骄易地解释道:“这里头,但是小爷全数的产业!”
看着柳凤寒模糊晕红的耳根,周如水捏着虎头铃摇了摇,铃音清脆动听,叫周如水不由拨了拨那憨态可掬的小虎脑袋。
这个船埠,写满了黯然*的拜别之苦。百年来,徽歙贩子一次次地从这里分袂故乡,又一次次地在这里弃舟登岸,衣锦回籍。
如此,这一次,明显是被柳凤寒迟迟揭了短,周如水倒是轻柔一笑。她眨巴眨巴眼,好半晌,才悄悄地嫣然笑道:“不读书也没甚么大不了的。”
周如水愣愣接住,再抬眼,便见他又跃回了舟上。
闻言,周如水仍未反应过来,她只感觉这小铃铛煞是敬爱,便举着虎头铃,愣愣地看着柳凤寒。
他一跃跳上了舟头,正对着为他送行的周如水,正对着晨雾中还不及复苏的村庄,下颚微抬,顶风而立。他的目光由远及近,最后落在周如水身上,似是想着了甚么,他又古怪一笑,俄然朝周如水道:“如姑子,你晓得很多,记性却差了些。小爷得提示你件事儿,后辈中漂亮者多入贸易一途的并非徽歙商帮,而是晋阳商帮。在我们徽歙,至中材以下者,才会用于贸易。”
委曲不平也无用的便是运气,远行的人儿谁也帮不着,唯有靠自个的双足去一步步捱过磨难,行出门路。
半晌,她笑着点了点头,眉眼弯弯,谨慎翼翼地将虎头铃收进了怀中后,才嘲弄地看向柳凤寒,笑嘻嘻地说道:“凤记商行?你又扯谈了,这周国哪来的凤记商行呀?”她倒不是瞧不起柳凤寒,只是想起柳凤寒那绝情无义的家人,便晓得,柳凤寒来日如果真想要东山复兴,柳家那一门白眼狼定会是头一个挡在他前头的路障!
压下万般思路,周如水缓缓朝柳凤寒走去,她风雅地朝他一伸手,悄悄拍了拍他的肩头。跟着她的行动,她耳边的珊瑚耳坠悄悄闲逛着。她的声音又金饰,比夜空中飞过的黄鹂还要好听,她小小声地,嘲弄地说道:“世人都知,祸害遗千年。那三根绳呐,你这祸害是绝对用不上的。”
听她如此叮咛,柳凤寒也是一怔。这些话,竟在倏尔间,与昔日他娘亲的叮咛堆叠在了一起。
彼时,时候尚早,初晴的天空暗淡中还模糊透着白光,沉寂的窄巷那头,阳光尚未穿过屋檐。暗淡中,四人捏着干粮边走边食,偶尔刮过的秋风带着夜的寒,无端端叫四周都充满着冷僻。
想至此,周如水心中一叹。她抬眼看着柳凤寒,话到嘴边,倒是嫣然一笑,那笑宛似春晖照拂。她极其当真的,一字一顿地说道:“只盼你一起顺风,岁岁安然。”
面对如此豪言壮语,周如水渐渐一笑,她螓首微歪,悄悄地说道:“好啊,我等着你富甲一方。”
彼时,他的眉头还纠在一处,却在问她:“如姑子,你本年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