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月港抗倭奇侠传》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8章 明初大案[第1页/共2页]

朱元璋眼皮一跳,道:“听旨,将胡惟庸与梁楷第押赴刑部,临时关押,待此事查明以后,立即严办!”

朱元璋闻言,一双锋利的眼睛朝胡惟庸扫了畴昔。

“够了!”朱元璋闻言,呵叱一声道:“占城国派使臣不远万里前来朝贡,来到天子脚下竟然落了个露宿街头,真是大失大明天朝的国格!”说罢,朱元璋怒瞪着胡惟庸道:“身为中书省丞相,如此渎职不说,还不思挽救,却与礼部尚书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相互推委,相互指责,更是有违柱国大臣的品德风采。”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拔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天子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集权获得进一步加强。

......

礼部尚书想到这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赶紧叩首道:“皇上明鉴,微臣实属无辜啊!礼部的的确确已经将此事呈报上了中书省,可却久未接到批复……”

不等礼部尚书把话说完,胡惟庸便插口道:“启禀皇上,欢迎外洋使臣本来就是礼部的职责范围。如果礼部确切呈报过此事,即便未接获内阁的批复,也应当派员催促才是,起码也应当查明占城国使臣该是何时登岸,何时进的京。如不是礼部渎职,又岂会让占城国使臣露宿街头!”

朱元璋闻言,气不打一处来,肝火冲冲地说道:“混账,占城国使飘洋过海万里来朝,便是大明之国宾,来到天子脚下一个多月了,礼部尽然坐视不睬?朝廷早有端方,凡是异国使臣,只要踏上大明之国土,便享有王公之礼遇,岂可让国宾露宿街头,损了大明脸面!

胡惟庸闻言,道:“皇上,莫听他胡搅蛮缠,中书省上承天子,下统百官,这是皇上钦定的章程啊!”说罢,厉声对礼部尚书说道:“如果中书省不能上承下达,兼顾中枢,岂不是中书省的渎职?”

胡惟庸见状,身材不由打了个冷颤,然后出班禀告道:“皇上,中书省底子没有接到礼部任何的呈报啊!”

在刑部的检查过程中,最让朱元璋吃惊的是,他本觉得胡惟庸只是做了一些擅权欺君,结党营私的事,哪能想到,胡惟庸竟然勾搭外洋倭奴国,欲寻觅机会颠覆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明江山。

而那些常日里向胡惟庸阿谀拍马、私交深厚的官员亦是不甘于人后,纷繁弹劾起来。

朱元璋不等蒋瓛说完,猜疑道:“占城的使臣?为甚么没听礼部提及此事?”

现在,胡惟庸的权力更加大了,做事也更加的专断专行,这岂不是将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给架空了?朱元璋岂会让如许的事情产生,因而,他便借此机遇,将这个所谓的丞相给端了,同时,也拔除了分离他皇权,持续了上千年的丞相轨制。

朱元璋闻言,瞪眼着胡惟庸道:“你如何说?”

胡惟庸闻言,吓得大惊失容起来,脚下一滑,竟一屁股坐倒在奉天殿上。

“皇上……”胡惟庸哪想到朱元璋会如此出言怒斥本身,一时之间竟不知所措起来。

从洪武十二年(1379年)胡惟庸通倭案被揭露开端,朱元璋为了清除“逆党”,连累殛毙者达三万余人,此中以“胡党”名义受连累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建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成为明初以来的第一大案,列为洪武四大案之一。过后朱元璋还亲身公布《明示奸党录》,警告臣下,切以胡惟庸为鉴。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