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天赐谶言[第1页/共2页]
朱元璋接过纸张,翻开一看,只见纸张中誊写着一首诗“日月定天下,帝胄三百年。九龙戏水间,南朝天子降。”看罢诗句,朱元璋扣问道:“此事为何未听德兴提及?”
“谢陛下。”刘伯温这才站起家来,回禀道:“陛下,这首诗的头一句曰‘日月定天下’并不难了解,日月二字合之为‘明’,也就是说大明定当一统天下。”
朱元璋说着,将纸张拿在手中翻转了,细看了很久后又扣问道:“伯温啊,你倒说说这张纸有何玄机?”
刘伯温安慰道:“陛下,正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又何必多操心呢?”
“嗯,说得有理。”朱元璋点头道。
朱元璋扣问道:“伯温啊,你不会就为了这件事才这么早过来的吧?”
刘伯温感激涕零道:“谢主荣恩。”说罢,又朝朱元璋磕了三个响头。
书房内,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而伴随在他摆布的不是甚么后宫美人,而是“诚意伯”刘伯温。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道:“三百年后的事,朕如何管得!”
刘伯温思考半晌,心中甚是惶恐,他把稳本身说出真相会招来杀身之祸,如果不表,又岂是甚么忠臣良将。因而,刘伯温站起家来,走到御书房的正中心,双膝一弯,跪倒在地。
朱元璋“呵呵”地嘲笑一声,双眼暴露一股杀气,道:“既然南边必出天子,那就把南边的人悉数杀了,以绝后患。”
刘伯温闻言,先是委宛地禀告道:“多谢陛下体贴,陛下遣胡大人带领太医来给微臣探病,微臣服食汤药以后身材已经好转了很多。”
奉天殿的丹陛上,一只黄金打造的庞大龙椅金光闪动。
刘伯温点了点头道:“天然不是。陛下,您还记得周德兴将军前去莫干山寻觅‘轩辕宝剑’的事吗?”
朱元璋见状,不解地扣问道:“伯温,你这是为何?”
凌晨,一轮红彤彤的朝阳从紫金山之巅缓缓地升起,刹时,全部天涯仿佛被一层鲜红色的丝绸所覆盖起来。
刘伯温闻言早已吓出了一身的盗汗,胆战心惊道:“是,是,是,陛下说得是。陛下,臣下有罪,臣下妄言了。”
列班中的赵庸和左君弼闻言,当即走出班列,与周德兴一同跪地领旨道:“臣遵旨。”
过了好一会儿,在寂静宏伟的奉天殿外,一名内臣立于玉阶之上,举头挺胸,高呼道:“早朝时候已到,众臣如朝觐见!”
刘伯温答复道:“陛下,此谶语既然是周将军带返来的,他又晓得阴阳五行之术,只要让他巡查南边诸地界,废除龙脉,便可保大明江山永垂不朽。”
刘伯温闻言,恐怕南边无辜的百姓因他的解谶而遭到连累,赶紧说道:“陛下,即便你杀了南边统统人,也保不准三百年后另有人会去南边繁衍生息不是?实在,也不必如此吃力。”
众文武百官纷繁跪倒在地,一齐叩首道:“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刘伯温将头磕在空中上,不敢多言。
刘伯温点首答复道:“如果从诗句的字面上了解,是的。”
朱元璋“嗯”了一声道:“朕封你为征南左将军,带领赵庸、左君弼出师讨伐湖广一众刁民。”
……
朱元璋闻言,眉头一皱,道:“伯温啊,你的意义是不是说三百年后,在南边有人会造反?”
朱元璋“噢”了一声,微怒道:“那为何你也没对朕说?”
刘伯温闻言,续道:“陛下,当日您带着‘轩辕剑’分开帅府后,周将军又将与‘轩辕宝剑’一同寻得的一张纸交予了微臣。”说着,从怀中摸出一张折叠着的纸张,然后起家走到朱元璋的身前,将纸张双手呈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