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冬梅苦身世[第2页/共3页]
冬梅的姐姐死了,在寒冬腊月里,最后在族长的调和下,拿了七贯铜钱,连官府都不消走,直接用宗规处理了。
百姓打死百姓,没理的填命,有理的发配三千里,没钱的死在三千里以外,有钱的二十贯铜钱买罪,五贯给苦主,十五贯给衙门。百姓打死贵族士子的,有理没理都是极刑,除非苦主情愿放过一码,还是得放逐三千里。
打死了便打死了,十五贯买罪钱并未几,多赏些许银钱给苦主还能博个刻薄之名。
先不说士子伤人不过十五贯买罪钱,建国天子爱民如子,也只能在十五贯上加上十个板子的科罚。
如果故事到这里为止,冬梅也进不了温府。
这隔壁村也不是别的人,就秀才那一族,这一来一往的就被那秀才给盯上了,给了十五贯,要买冬梅去当妾。先不说冬梅自幼是姐姐带大,跟大姐姐妹情深,就说那秀才已年满五十,一脸褶子,嘴一裂就是满口黄牙,又有虐待人的癖好,只要脑筋没弊端的女的,都不会去当妾。
当时冬梅还不叫冬梅,叫二丫,家穷,姐妹多。她上面另有一个姐姐,有两分姿色,被爹娘送给了有秀才功名的小地主为妾,那秀才考了几十年还是个秀才,脾气暴躁,动辄伤人。冬梅的姐姐便是死在了秀才手里,这离进府堪堪不过两年。
幸亏对方是个酸腐秀才,纳妾也道仙儿似的要看谷旦。冬梅让本身爹娘关着,两个弟弟守着,只等着谷旦被塞进两人小轿里送出门,今后就再不得活命。想着当初大姐卖力的钱被父母给弟弟们花消殆尽,弟弟们吃肉她喝汤,又念着本身存的那些银钱在此番被收刮了去半点不留,不由泪流满面。等哭了两日,哭干了泪以后又开端揣摩着逃窜了。村里人,没读过书,不懂甚么礼义廉耻,固然晓得孝道,可大多惜命,孝道在保命面前也当不得甚么了。
冬梅不是府里的家生子,也不是温宥娘的娘带过来的人,是温宥娘七岁的时候在内里带返来的,比她大了十来岁,倒是统统人最忠心的一个。无他,冬梅的出身也算得上惨痛。
贵族多是勋贵,以武起家,杀的人多了,便不在乎性命,打死了便死了,从戎时捞很多了,也不在乎那几十贯的。士子书读很多,除开世族之娘家中财帛却未几,又自夸是读书人,与那些打打杀杀的勋贵大老粗分歧,不等闲伤人。可真要出了性命,如那家秀才般又如何?
所谓宗规,也叫族规。当代交通不便当,比不得当代一家子人可觉得了寻求更夸姣的明天各奔东西。从老祖宗辈起,根基上都住在一个处所,家大人多不好管了,为了子嗣持续,为了在前提卑劣的当代活下去,且抱团乃人类本性,一个家属必定是要有领头羊的,由此出世了族长。有了族长天然就有了权力,有了权力天然就有了制约权力的存在,便是族规。家属持续得久的,族规可达千条万条;家属持续得短的,也稀有十上百条。用上好的黄纸写上了,一页一页的用麻绳穿针订好,供奉在祖宗牌位前,要族中出了大事,才开祠堂请出族规来跟家属中说得上话得筹议该如何措置。
可谁让这是在当代,父母之命媒人之言,为了拿十五贯,当爹娘的要卖了冬梅给儿子存财产。当时冬梅已经跟别的一村的少年郎有了婚约,见本身爹娘要悔婚卖了本身去送命,干脆连夜逃到了未婚夫家,将这一五一十的说了。想着先跟未婚夫生米煮成熟饭,到时那天杀的老秀才怕也看不上本身了,反而让本身如愿。嫁给贫民也比丢命要强。却又哪知少年郎是个嘴把式,常日里让冬梅去家里帮手干活儿时各种好话一箩筐,等真碰到事儿,半夜里跟本身爹娘一筹议,把人往布袋子里一丢,连夜送回了冬梅家,顺带着还欺诈了两贯钱,直接将冬梅逼上了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