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鼠目之光[第1页/共4页]
但是现在,这些富户死活就是不肯意献药的态度实在是令蔡蒙吉暗自愠怒,直恨不得以资敌之罪将这些富户全都抄了家,看看他们的家中到底是有药没药!
闲话少说,总之蔡蒙吉晓得了对方的身份以后,对本身的鲁莽更是有些愧意,因而再次道歉道:“江西危氏满门名医,鄙人有眼不识泰山,曲解了危大夫,实是汗颜之至也。”
蔡蒙吉长叹一声,心说为何这些人就死活不明白唇亡齿寒的事理呢?如果城中大起疫病,那他们还能独善其身么?只怕到时有药都救不活吧!
“蔡总督,不是小民不识汲引,实是家中几无所备,即便是故意献药,却也献不出来啊!”
危煕载闻言,却只是苦笑言道:“只恨危某学艺不精,实在是行不得这无药之医啊!”
蔡蒙吉自是晓得这些环境的,不过这些行动也是大户人家寻求自保的本能,至于他们有没有共同着刘自主开门献城,那就不太好说了,你说有也行,说没有也行,人嘴两张皮,高低一碰就能定存亡。
注:据笔者考据,大夫一词,古来有之,清朝今后,则多称郎中。北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太医)中置“大夫”以下官阶,加上唐末五代今后官衔众多,以官称呼号逐步构成社会民风,以是称大夫为大夫至今。
蔡蒙吉见这些冥顽不灵的家伙们皆垂首不语,非常有些恼火,可他一来实在是不风俗以权势压人,二来则更不想违背贤弟卓飞皋牢韶州民气,尽快平复城中乱象,为收韶州入广南东路做筹办的初志,不然中路雄师一到,城中还是一片混乱的话,恐怕人家会以此为借口来讲事儿。既然不能真的发威,给他们来个杀鸡儆猴,那看来本身这条示之以威的战略也是不太好用啊!
“百姓多疾,聚于承平惠民局外,呜呼哀嚎,坐而等死,蔡某闻之,心中恻然,今调集诸位来此,本想请诸位暂拿出些家中的备药,先解此燃眉之急,可谁知诸位却诸多推搪,此真是令吾心寒也!唉,亏蔡某本来还筹算过后将诸位的义举禀明朝廷,请圣上赐赉尔等爱国义民之名,只可惜……”
声音远去,人影亦消逝不见,危煕载傻乎乎地站在厅中入迷,好久以后,方才摸了摸本身的鼻头,说道:“松源蔡氏,一门三进士,吾原觉得蔡蒙吉该是个青衫儒雅的士人模样,却不想竟是一赳赳武夫……啧啧,治世弄墨,乱世跨刀,此方为真男儿也!佩服,佩服……”
“梁兄所言不错,小民家中也就剩下一些人参鹿茸之类的大补之药,平常药材那是不剩半点儿,实是无药可献,当然了,如果蔡总督但愿小民献些米粮财帛来施助四乡哀鸿的话,那王某还是不遗余力的。”
想是这么想,可蔡蒙吉却没这么做,因为他晓得贤弟卓飞自打光复韶州以后,为了制止城中动乱,便只杀了首恶刘自主以祭熊飞英魂,而对这些富户却明示过不再究查其罪恶的,是以城中才气敏捷地安稳下来,而这些富户自知负心,便纷繁摆起粥棚,每日施粥布施哀鸿,也算是赎罪了。
蔡蒙吉各式无法,俄然想起了贤弟整天挂在嘴边的那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名言,虽说蔡蒙吉并不似其他儒家学子那般陈腐保守,但他对这句话还是很有些冲突的。
蔡蒙吉一听,顿时有些泄气,本来他还想揪出两个囤积居奇的富户来抄家示众,如许既可减缓城中药荒,又可杀鸡儆猴……可谁知竟是这般环境,想想也是,有钱人家备点药防病,确是再普通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