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临江文会[第2页/共7页]
“胡言乱语,当真是胡言乱语也!”
“天儿,稍安勿躁,其间有识之士何其之多,自有人驳斥其之谬论,我们本日尽管看着就够了。”卓飞淡淡地低声叮咛到。
“哼,空言如果有效,那蒙古鞑虏也过不了江了吧?胸无驱敌之策,竟然还敢走下台来献丑!”台上那位本来被曲姓公子问到哑口无言的家伙,见有人支撑本身,顿时来了精力,赶紧借势反唇相讥起来。
“知州大人与在坐诸公明鉴,本日曲某冒昧登台,只是想点醒诸位罢了。蒙元鞑虏亡我大宋之心昭然若揭,我朝非死战则不能退敌也!
哎,吾大宋本是泱泱天朝上国,仁布四海,当有容乃大,矜贫救厄;又何必自掉身价,妄动兵器,以暴制暴,与这些化外饥民去斤斤计算呢。
卓飞暗想:嘿嘿,看来赵清凝这丫头,也没想到明天会是这么个局面吧?本来开文会是为了参议救国之策,没想到才刚开了一小会儿,却已经变成卖国大会了!
台上的曲姓公子更是双目赤红地盯着对方,咬牙切齿地说道:“曲某想不出驱敌之策,自认无能,但请张公子口下积善,莫要辱及岭南文会,哼,即便本文会再不堪,但也决不会出售民贼子!”
………
“好!”和尚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喝采声四起,这下卓飞美满是傻眼了,不过他也终究搞明白大宋朝为啥会亡国了!
“郑公子着人先鞭,甘作引玉之砖,实属可贵。而知州大人亦有开言路、纳俊贤之美意,故本日这临江楼便是不讳之门,公子尽可昌言无忌,清凝静聆高见。”
两句话就将曲姓公子逼入死地,此人看事清楚,切入题目极准,才干实不得小觑也!
嗡~~~~
若只是贩子无知小民那倒也罢了,但在坐的这些文人士子们那都算是这个期间的精英啊!按理说他们应当比浅显百姓更加有见地、有思惟才对嘛!
曲姓公子说到此处,又冲着傍在张知州身后的郑公子说道:“示敌以弱,且资敌粮饷,郑公子之妙策,曲某实不敢苟同也!若真依尔之言行事,哼,恐怕立即就会招致亡国了吧!”
可惜张知州并不像卓飞这么想,只见他反倒是寂然起敬,诚心肠说道:“大师果是高人矣!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及行万里路,大师游遍天下,难怪会晤识不凡,且不知大师可愿在梅州城多住上几日,也好再多点化一下张某呢?”
卓飞耐烦地听完了这个纨绔公子对时策的观点以后,真是恨不得立即便冲下台去揪住他痛扁上一顿。好么,这个姓郑的家伙,前面几句话倒说的还算是似模似样,可没一会儿的工夫,就又开端大拍当朝重臣和知州大人的马屁,真是肉麻之极!而这些倒也罢了,毕竟人家奉迎凑趣当权者那也是为了本身的前程在着想嘛。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提出一条竟然是想要赔款乞降的时策来!!
台下的士子们一阵鼓噪,叱骂者有之,轰笑者有之,不屑者有之…….
“非也,非也。”曲姓公子摇点头说道:“想我天朝亦曾联蒙灭金,然金亡以后,蒙元鞑虏竟背信弃义,挥军南下,与我朝操戈相向,终致我朝帝都沦陷,天子被掳,呜呼哀哉,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又岂会为戋戋米粮而自退江北哉?”
“这……”曲姓公子非常难堪,却又无言辩驳,话说他本来是凭着一腔义愤走下台来驳斥这类屈辱乞降的卖国论调的,谁想到却会落得如此宽裕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