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番外六[第5页/共7页]
蓝国公府得此动静,也是一场灰尘落定,虽说亲王妃的光荣没了,咱家闺女也得了实惠,新帝该给的都给了,何况,能允和离,闺女年青,再找下家不难。
穆安之原是想着玉华mm回帝都大办封后礼,现在这朝中上蹿下跳的,穆安之先让老友裴如玉写一封辞藻富丽把李玉华夸得天上有人间无的封后圣旨,让外务司筹办来岁封后大典。
以是,李玉华也没太将蓝太皇太后的信放在心上,等来岁她回帝都再说呗。眼下得先把柳家案子翻过来,如许才气给婆婆正名,能婆婆正名,她三哥的名份才气正,也能安抚一干旧臣,更能令勋贵归心。
蓝太皇太后说,“你今后把他看好了,别让他做出这没脑筋的事来!你也是,你跟玉华是甚么样的友情,这要搁旁人,你也落不了好。吃一堑长一智吧,你也就嘴上短长,把管家的本领拿出来,如何连这么个男人都管不住。你说,这也就是安之,把爵位让惜怡袭了,要没这句话,儿孙都叫他扳连的没了出息。”
唐驸马另有一事要跟穆安之筹议,自从唐墨晋宗师,武当一脉就颇扬眉吐气,武当在帝都的弟子便以唐墨为首,颇多人上门投帖求见唐墨。唐墨也不懂这个,他也不熟谙人家,也没兴趣去见,唐驸马想问个章程。
唐驸马的差使,穆安之也没动,外务司那边是得要个一等一的安妥人,不过把唐驸马的宗子放到永安侯麾下,也是重用之意。分歧于穆宣帝对勋贵的防备,穆安之与勋贵的确一拍即合。
穆安之说,“皇家也需妙手保护,徐徒弟在武当辈分高,武功也是数一数二,又是小宝的徒弟,武当的事让徐徒弟去办。”
穆安之在北疆就藩的日子不长,但因为时候筹办反攻帝都,对北疆的驿站扶植做出出色进献,俩人虽不得见,但手札委实没少来往。
本来小儿子俄然间叫人一点筹办都没有的晋了宗师,的确是把唐驸马吓一跳,然后,唐驸马觉得宦途就要停止了,不想陛下没提。唐驸马寻机提了提,穆安之不在乎的说,“谁定的这些邪教端方,要按姑丈说的,小宝晋宗师后你一家都得闲置了。小宝前儿还说等他歇息俩月,再跟我要个官儿做哪。”
“囡囡我不委曲她,赐她郡主之位,二嫂如果和离以后不再嫁,还是给她皇子妃的份例。如果再嫁,也随她的情意。囡囡是咱家血脉,有我和皇祖母看着,比二哥强。”
与蓝侯府一起倒下的,是一成串的陆家朋党,杜首辅任吏部尚书多年,三品以上任命是内阁与陛下的事,三品以下的官员秘闻,他晓得的比谁都清楚。再加上他暮年“投效”陆国公,陆国公拿他当本身人,哪些人是陆国公安排的,现在个个捡出来,那空出的实缺,穆安之身边旧臣这是没人敢争的,可穆安之身边人少啊,剩下的也有很多好位子。
只是,晋国公一见后代有出息,顿时又犯了昏,那昏头勋贵没干成的事,叫他给干了,闲置在家多时的晋国公牵头一些落魄宗室联名给穆安之上书,说陛下初即位,宜遴选后宫,充盈宫室,广育子嗣,以慰先祖。
如果穆宣帝年青二十年,另有能够。
穆安之顶瞧不上如许人,“二嫂还年青,和离后另寻一户好人家不难,如果还跟二哥在一处,岂不蹉跎。再说,皇子妃和离原有先例,仁宗天子之弟当年犯下大罪,皇妃不耻与之为伉俪,便和拜别过。二嫂这里也是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