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樱酪[第1页/共3页]
曾布点头道:“皇太后当年未曾生子,神宗嫔御非未几,但当年臣等均未闻她们有争竞之意。也是因皇太后贤惠,在尊位不与嫔御争宠。”
天子诏令一贯是由中书省草拟要点,再付学士院定稿。太后听闻制词,对赵佶不满道:“怎的制词与此前中书熟状不尽不异?”
蕙罗走后,赵佶宣召本日玉堂值宿的蔡京,命其携之前制定的孟氏复位之制来福宁殿,展开制词细看后对蔡京道:“须再改改,瑶华狱孟氏无辜等语删去,也别说先帝有追悔之意。”
蕙罗点头,欣然若失。
宰执均相顾而笑。
赵佶戴素纱冠,御白袍,一手负于身后,一手握着一卷书,正信步吟诵。闻声她入内,他止步侧首,微挑凤目,朝她浅笑。宫烛柔光下他颜如卫玠,那皎皎笑容倒成了这雅洁居室中最富丽的事物。
蔡京躬身道:“此乃太后的意义,臣亦觉此语不当。”
曾布应道:“皇太后所言有理,确应照此实施。”
“你是说十二大王献给先帝的阿谁罢,”杨日言了然,道,“支出库中了。十二大王曾问官家索要,官家说此物既然先帝喜好,不如灵驾西行时一并送去陪葬。”
太后欣然道:“天子聪明识大抵,不枉老身辛苦培养他多年。”稍后目视远方,又感慨道,“老身无慈圣光献皇后的贤德,也无宣仁圣烈皇后的功劳,聊可□者,也就是为国为家种植了如许一名聪慧贤明的君主,将来足可含笑地府,亦对得起列祖列宗。”
蕙罗点头:“若不得宠,大抵味整日炷一炉沉烟,独守深院,迎来朝霞,再送傍晚,直至白发终老。若得宠,或许每天寝息之前都会翻翻床帏被褥,看有没有多出甚么。若真成了皇宗子的母亲,必定整天患得患失,所虑的就非我一人的安危了,也不晓得别人对我,和我对别人会做出甚么事来……以是我很感激张先生,当年把我送到尚服局,而非官家身边,使我不致沦入修罗道。”
深夜从尚服局至此,要轰动好几位管钥匙的内臣开门,想必是有人告诉福宁殿了。蕙罗无法,只得随这位内侍去。
蕙罗知他所言在理。先帝驾崩,章惇被逐,后宫是太后掌控,郑滢本就难对于,现在孟后又返来,元符皇后确切四周楚歌,伶仃无援,她性又好强易挑事,将来如有伤害,也只能仰仗赵佶救她了。
赵佶坐直,轻柔引袖为她拭去嘴边的一点乳酪,蕙罗一惊,起家退后肃立。
作者有话要说:《复元祐皇后制》,蔡京所草,亦见《宋文鉴》。其制词不叙孟后无辜,哲宗追悔之意,而有“获咎先帝,退处道宫。皇太后念升天之浸邈,抚前事以兴悲。恻然深矜,示不终废”等语,已隐伏后欲复废之意矣。
太后道:“说到底,都是尊卑不分,嫡庶不明引出的祸端。老身做皇后时,后宫哪有这些事!”
蕙罗不置可否,但问他:“先生看来,若我当年被张先生送到官家身边,现在会是如何?”
赵佶道:“太后即将卷帘,克日事件芜杂,说的话多,卿一定尽录。”
太后想想,道:“罢了,复位便好,这些说话上的细节,倒也不必过分计算。”
太后很有自矜之色:“我那里会惹夫君烦恼。不过,也是他神宗会做人,于佳耦间极周旋,从不让嫔御僭越,以是我们做了二十年佳耦,未曾有一次面赤。”
蔡京会心,当即点窜制词,请赵佶过目:
(待续)
蕙罗颇不安,不敢持匙,在他连声催促下才勉强脱手。尝了两颗,只觉鲜甜清冷,甘美非常,遂又连吃几匙,表情渐好,也不似先前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