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剑舞[第1页/共2页]
赵似举剑艰巨,而赵佶仿佛也偶然援手,仍以普通的速率与之对舞,最后挽剑直直刺去,目睹就要刺中他胸口,殿中顿时响起一片低呼声,赵似也怔住了,几近垂剑不动,而赵佶微微一笑,剑尖上挑,洁净利落而又精确地挑落了赵似的面具。
赵佶先应着乐声唱道:“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那执箫者约莫五十高低,面白不必,但去处俶傥有贵气,衣裳还染有芬芳的韩魏公浓婢女,明显不是宫中宦者。蕙罗盯着他不必的脸想想,也猜到了他身份——英宗天子第二女宝安公主的驸马,今上姑父王诜。王诜出身于公卿之家,仪表不凡,又重视润色,天生少须,他干脆把所余那寥寥几根也都拔去,是以颌下光亮,也以此形象闻名天下。他精于笔墨丹青乐律,与赵佶趣尚相投,赵佶常与其参议,二情面同父子,赵佶舞剑,请他配乐倒也不敷为奇。
梁从政躬身答道:“返来将有半月了。传闻十大王此前练剑,对教坊琵琶手不甚对劲,说过于柔婉,不符剑舞气韵,以是特地遣人去西京把他请了返来。”
这时赵佶也摘下了本身的面具,与赵似双双向赵煦长揖。然后琵琶与箫声复兴,这回奏的是一曲《霜天晓角》,节拍不快,二位亲王也不再如开初那样对抗,而是引剑展袖,连翩曼舞。
朱太妃愠色不减,但也未辩驳,又侧首看向了殿中。
舞了一段,乐声稍止,复兴时琵琶节拍蓦地加快,音色高亢,赵令穰指法繁复,错叠相弹,看得观者目光狼籍。而剑舞行动亦由开初的舒缓单一转入短促庞大。二位年青的亲王手握青蛇,袖翻紫电,剑器浑脱。这段曲风自在而彭湃,本来是剑舞中的华彩段落,但此中一名较着力有不支,运剑行动开端减慢,蕙罗也由此看出了那是赵似。
众舞者回声再舞,且舞且退,退至殿门边,两两集合,最后围成屏风状立定,跟着乐声复兴,又逐步朝两侧散去,而这回他们刚才樊篱之处已多了二男人,均头戴纱冠,长缨结于颌下,穿广袖绛缘玄色深衣,腰束大带,手提长剑,面上覆有半幅金面具。
赵煦尚未答,向太后便已开口为赵佶辩白:“无妨事,那剑尖并未开锋。何况十哥一贯懂事,晓得点到为止。他们之前演练我曾看过,本日这段比之前短了一半。”
大年是太祖五世孙赵令穰的字。他是自宗室一侧出列的,又与王诜一起为剑舞配乐,蕙罗便已想到他能够是传说中与赵佶过从甚密的这位宗室。传闻令穰善文辞,妙丹青,学黄庭坚书法,赵佶从小与他交游,乃至也深受其影响,现在精于黄氏书体。
赵令穰双目微阖,长指飞动,弹、挑、摙、点、挞等指法流利闪现,引出一串如珠落玉盘般的清澈噪音。二亲王随乐舞动,广袖飘飘,剑身含劲,剑尖藏功,相触时若龙蛇蜿蜒,流光飞舞。而王诜的箫声于此中若隐若现,曲绵起伏,交叉出一层深沉文静的背景,剑器与幽扬乐声相融,气韵协和,既动听也好看。
赵令穰扬声问:“既有清歌妙舞,何不献呈?”
除夕夜宴要行酒九盏,每行一盏教坊乐伎会上演一出歌舞或杂剧,行至第七盏,赵佶与赵似双双离席换衣。第八盏饮毕,要上呈的节目便是他们的剑舞了。
这便是剑舞的配角赵佶与赵似了。但二人穿戴不异打扮,又戴有面具,远远看去,一时倒也辨不出谁是谁。
此时赵令穰横抱四弦琵琶,弹指一挑,琵琶声起,寒光闪过,广袖一旋,两位亲王开端引剑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