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04|[第1页/共3页]
众朋友来问道:“公必定对劲!”赵旭被问,言说此事,众皆大惊。遂乃邀至茶坊,啜茶解闷。赵旭蓦地见壁上前日之辞,嗟吁不己,再把文房四宝,作词一首。云:
工夫茬苗,不觉一载不足。忽一日,仁宗天子在官中,夜至一更时分,梦一金甲神人,坐驾承平车一辆,上载着九轮红曰,直至内廷。蓦地惊觉,乃是南柯一梦。至来日,早朝升殿,臣僚拜舞己毕,文武散班。仁宗宣问司露台苗寺人曰:“寡人夜来得一梦,梦见一金甲神人,坐驾承平车一辆,上载九轮红曰,此梦主何休咎?”苗寺人奏曰:“此九日者,乃是个‘旭’字,或是人名,或是州郡。”仁宗曰:“如果人名,朕今要见此人,如何得见?卿与寡人占一课。”本来苗寺人曾遇异人,传授诸葛马前课,占问最灵。当下奉课,奏道:“陛下要见此人,只在本日。陛下须与臣扮作自衣秀上,私行贩子,方可遇之。”仁宗依奏,卸龙衣,解玉带,扮作自衣秀才,与苗寺人普通打捞。出了朝门以外,径往御街并各处巷陌□□。及半晌,见座酒楼,好不高大!乃是驰名的樊楼。有《鹤鸽天》词为证:
时价秋雨纷繁,赵旭坐在店中。店小二道:“秀才,你今如此穷窘,何不去贩子上茶坊旅店中吹笛?觅讨些钱物,也可度日。”赵旭听了,心中烦躁,作诗一首。诗曰:
宋玉徒悲,江淹是恨,韩愈投荒,苏秦守困。
足蹑云梯,手攀仙桂,姓名己在落第内。马前喝道状元来,金鞍玉勒成行队。宴罢返来,醉游贩子,此时方显男儿志。修书急报凤楼人,这回好个风骚婿。
秋气天寒万叶飘,蛩声唧唧夜无聊,落日人影卧乎桥。菊近秋来都烂漫,从他霜后更冷落,夜来风雨似目前。
“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风味肥鲜。公孙上马闻香醉,一饮不吝费万钱。招高朋,引高贤,楼上歌乐列管弦。各式美物珍羞昧,四周雕栏彩画檐。
行到状元坊,有座茶肆。仁宗道:“可吃杯茶去。”二大家茶肆坐下,忽见自壁之上,有词二只,句语清佳,书画精干,后写:“锦里秀才赵旭作。”仁宗失惊道:“莫非此人便是?”苗寺人便唤茶博士问道:“壁上之词是何人写的?”茶博士答道:“告官人,这个作词的,他是一个不得第的秀才,差归故里,流落在此。”苗寺人又问道:“他是那边人氏?今在那边安息?”茶博士道:“他是西川成都府人氏,见在对过状元坊店内安息。专与人作文度日,等待下科开选。”仁宗想起后果,私对苗寺人说道:“此人原是上科试官取中的榜首,文才尽好,只因一字差误,朕怪他不肯认错,遂黜而不消,不期流落于此。”便教茶博士:“去寻他来,我要求他文章,你若寻得他来,我自赏你。”茶博士走了一回,寻他不着。叹道:“这个秀才,端的没福,不知那边去了。”茶博士答复道:“二位官人,寻他不见。”仁宗道:“且再坐一会,再点茶来。”一边吃茶,又教茶博士去寻这个秀才来。茶博士又去店中并各处旅店寻问,不见。道:“真乃穷秀才!若遇着这二位官人,也得他些帮助,好无福分!”茶博士又答复道:“寻他不见。”
旅店萧萧形影孤,时挑野莱作羹蔬。村夫不识调羹手,问道能吹笛也无?
写毕,赵旭自心欢乐。至晚各归店中,不在话下。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朝司,有一个秀士,姓赵,名旭,字伯升,乃是西川成都府人氏。自幼习学文章,诗、书、礼、乐一览下笔成文,乃是个饱学的秀才。喜闻东京开选,一心要去应举,特到堂中,禀知父母。其父赵伦,字文宝;母亲刘氏,都是世代诗礼之家。见子要上京应举,遂允其请。赵旭择曰束装,其父赠诗一首。诗云:但见诗书频入目,莫将花酒苦迷肠。来年一月桃龙浪,篡夺罗袍转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