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流言[第2页/共2页]
周义沉默了几息,俄然重重叹了一口气。
倘如有朝一日爵位没了,他们的夫君不再是大将军了,她们就和路边那些走商,乡间那些农户有何辨别?
“母亲,本日下朝,都察院的陈大人奉告儿子,京中这两日有传言,武安侯府老夫人只因一个梦就狠心逼迫亲孙女去当尼姑,是以世人都道,周家一家都是心狠手辣之徒,罔顾亲情伦常。”
流言一出,与周家相对的权势当然也会出动。
周义说今天下朝的时候阿谁陈御史给他说了这件事,那么他说的天子会收到折子的事情纯属扯谈。
周怀玉稍稍昂首,看到如许的景象,又垂下了头。
她们虽是女流之辈,不懂这些朝堂之事,但是她们却深深地明白,她们本日所得来的统统都是因为她们的夫君,因为这武安侯的爵位。
周怀玉悄悄地缓了口气。
她健忘了当代有个难缠的官职叫做监察御史,部分叫做都察院。监察御史说白了就是向天子告状的,而天子恰好还信。
苏氏抬眼扫了严氏一眼,眼中带着嘲弄。
外祖母,您甚么时候来呢?
严氏的神采顿时沉了下来,“你感喟做甚么,有甚么不快你说出来,你父亲不在家,你这般给谁看!”声音一声比一声高,到最后一句,已是痛斥。
周怀玉从速后退两步深深埋下了头。
周义说完,严氏和苏氏立即神采大变。
起码大要是信的。
周义也不消问,自会从三太太那边获得了动静。
死也不能再回到那种日子!
“期初我也是筹算让玉儿去卧梵刹的,毕竟是菩萨指引,但是,你大嫂顾恤玉儿年幼,如果去那卧梵刹清修刻苦,她心有不忍,干脆就让玉儿在家算了,如果心中有佛祖,在那里不是一样?”
“母亲,父亲和两位兄长在疆场千难万险,我们在京中,帮不上他们甚么忙,唯有做到不给他们拖后腿,倘若本日让玉儿削发当了尼姑,这个动静一旦传出去,成为板上钉钉之事,皇上一听我们周家是这般不仁不慈,定会龙颜大怒,对周家绝望,从而迁怒父亲和兄长,乃至把他们召返来夺职也有能够。”
周家三子,看来,这第三子倒是最得老侯爷喜好。
她还是要被困在这里,一年后嫁到苏家。
势需求在当时就分开!
宋家再如何说也是原武安侯夫人的娘家,周家再放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难堪。不然也就不会有上一世那般,用了多年运营,最后还让原主千方百计的嫁进苏家,一年以后才完整收网。